宿雨愁泥滑,长途畏日斜。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
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
宿雨愁泥滑,长途畏日斜。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
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临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行旅者途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宿雨愁泥滑”,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场夜雨后地面湿滑、行路艰难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沉重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长途畏日斜”,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孤寂与疲惫。
“黄归幽径犊,青聚古祠鸦”两句,通过牛犊和乌鸦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牛犊在幽静的小径上悠闲地行走,乌鸦聚集在古老的祠堂周围,一动一静之间,画面显得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
“野屋时依竹,山园各种茶”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野屋旁竹林环绕,山间茶园遍布,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农耕文明的繁荣。
最后,“巴陵看渐近,遥识故人家”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随着行程的推进,巴陵(今岳阳)逐渐映入眼帘,心中不禁涌起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银屏谁记豆,江南曲、字字是相思。
镇艳宵三五,璇宫桂约,华年二八,镜槛苕姿。
殢人处、倚风吹凤,竹就月写乌丝。
忍俊不禁,口脂偷度,讳愁无奈,眉黛先低。
缃桃花边立,娇鬟亸,曾与密订芳期。
算只红鹦眼见,绛蜡心知。
怕误他万一,夜寒犹等,留侬再四,春晚才归。
肯负郁金堂上,海燕双栖。
似当年,退红更见,犹余洗妆泪。水窗幽意。
看小影如魂,明月能记。冰弦听到无生际。
葱尖飞恨起。来伴渡江桃叶,矮篷春雪底。
浔阳苦竹漫为家,孤芳品,合配灵均湘芷。
仙不去,却恋人间何味。
天涯且漫悲沦落,肯今夜、焚香同鄂被。
须替尔,横安一位,岁寒三友里。
暮江潮。带呜咽、哀角吹丽谯。
寒侵露井疏桐,谁与度可怜宵。
推琴傍山枕,梦远人、玉骨损春腰。
还起弄、明月霜天,夜风凄断红箫。添做倦客魂销。
又空阶蛬语,碎杵霜敲。
小极成慵抛药裹,旧情无绪卜钗翘。
重回望、北斗京华,奈雾横、一发隔层霄。
尽吟到、幕府清秋,泪釭花暗愁挑。
望白宫沈,青阳转,三海依然金碧。
游悰浑未减,想花迎冠佩,树窥温室。
步屧尘侵,衣簪影互,聊与东皇分席。
奁光吹欲皱,跨金鳌玉蝀,镜漪涵壁。
怪连日多阴,定缘高处,酿寒尤力。番风谁禁勒。
楝花过、婪尾无消息。
便纵赏、丰台殊艳,鹿苑经香,惨将离、梦遥天窄。
雾障铜驼陌。清泪竭、麴澜深羃。任孤客,愁如织。
珂马盈路,曾是倾城倾国。赋情未忺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