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石村中且卜庐,凭君为买一峰馀。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閒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閒屋居。
云石村中且卜庐,凭君为买一峰馀。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閒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閒屋居。
这首明代诗人袁宏道的《托龙君超为觅仙源隐居诗以寄之》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乡村隐居生活图景。首句“云石村中且卜庐”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向往,选择在云雾缭绕的山村建造居所。次句“凭君为买一峰馀”则借助朋友之力,希望能得到一块山水佳地,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执着。
“全栽芝菊为疆界,尽写云岚入券书”进一步描绘了理想的居所,种满菊花和灵芝,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将自然之美全部收入画卷之中。诗人希望这份宁静与美景能成为他生活的边界。
“门对仙童浇药地,巷通毛女浣花渠”通过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和诗意,门前有仙童照料药田,巷子通向仙女浣洗花朵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更显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閒中每爱天台去,好与刘晨閒屋居”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常常向往天台山的仙境,希望能像古代传说中的刘晨、阮肇那样,与世无争,在这隐居之所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离离原上草,岁晚霜霰滋。
与子为兄弟,生世逢乱离。
漂荡各分散,生死安得知。
乐土叹无食,南州叹无衣。
良时幸休明,天路开清夷。
翩翩两鸿鹄,振翼思奋飞。
一留故山树,一望云中涯。
东西各异势,顾影相徘徊。
远道去茫茫,会合未有期。
吞声念同气,泪落不敢挥。
他乡傥言归,庶慰遥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