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金仙拥法轮,小山霜鹤怨游人。
台倾沼没知何处,云白天青现此身。
沙市几经鱼泼剌,稻畦时见石嶙峋。
烟波落日情无限,欲倩渔郎为问津。
高阁金仙拥法轮,小山霜鹤怨游人。
台倾沼没知何处,云白天青现此身。
沙市几经鱼泼剌,稻畦时见石嶙峋。
烟波落日情无限,欲倩渔郎为问津。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一览楼望陆瑁湖》描绘了一幅高雅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高阁金仙拥法轮”,以神话色彩起笔,暗示了览楼的神圣与崇高,仿佛仙人驾驭着法轮降临。接着,“小山霜鹤怨游人”转而描绘自然景象,小山上的寒鹤似乎因游人的到来而感到困扰或哀怨,增添了静谧而微妙的情感。
“台倾沼没知何处”描绘了湖面的变化,可能暗示时间流逝或世事变迁,台榭倾颓,池沼淹没,令人产生历史沧桑之感。“云白天青现此身”则通过云天的对比,强调了陆瑁湖在自然环境中的清晰与宁静。
“沙市几经鱼泼剌,稻畦时见石嶙峋”进一步描绘湖边的生动画面,鱼儿跃动,稻田中石头裸露,展现出生活的活力和大地的粗犷之美。
最后,“烟波落日情无限,欲倩渔郎为问津”以夕阳和烟波烘托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知的探索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览楼所见的山水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哲思。
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
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花香半城。
城南倒插泰山脚,城北沈涵海气横。
周围尽浸楼台影,鱼鸟惯闻箫鼓声。
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摇碎光炯。
名泉多在府第中,绣帘深掩胭脂井。
推波委涛到北渚,汇蓄涵渟数十顷。
虹桥桁柳平分破,巨壑云庄入烟瞑。
济南名士多老成,行台突兀皆名卿。
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宁无杜少陵。
堰头腊瓮满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
江南风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
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
登山临水袪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
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
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
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
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刑犹在靖康前。
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
璧月琼枝春色里,画阑桂树雨声中。
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
铜人携出露盘来,人生无情泪沾臆。
丽川亭上看年芳,更为清歌尽此觞。
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须作赋拟《阿房》。
花月扬州好。正相逢、珠袍公子,果车来早。
廿四桥头箫管沸,却自嬴楼吹到。
更夹道、芳尘缥缈。
跨鹤求凤今已得,讶一钗、十万珠光绕。
庆合卺,期偕老。兰膏未烬银虬杳。
想今宵、帐中悬蛤,相看皎皎。
侍女添香衣桁畔,微听流苏声悄。
多恐试、麻姑仙爪。
明日高堂双献寿,记妆成、先佩宜男草。
何物贽,安期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