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尺书,世人竞道,乾坤算我无情。
稀奇世界,梦境说蓬瀛。
一日枯肠清饿,芋头熟、浊酒盈罂。
谁相信,田閒迂叟,七载在神京。虚惊。
缘底事,空山顽石,犹是承平。
况江南春晚,草长花生。
正欲一舒腰脚,向佳处、曳杖閒行。
荒江外,寒烟疏翠,天际晚钟声。
爱惜尺书,世人竞道,乾坤算我无情。
稀奇世界,梦境说蓬瀛。
一日枯肠清饿,芋头熟、浊酒盈罂。
谁相信,田閒迂叟,七载在神京。虚惊。
缘底事,空山顽石,犹是承平。
况江南春晚,草长花生。
正欲一舒腰脚,向佳处、曳杖閒行。
荒江外,寒烟疏翠,天际晚钟声。
这首《满庭芳·晚行》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荒江边漫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开篇“爱惜尺书,世人竞道,乾坤算我无情”,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在广阔的天地间,自己或许显得有些超脱世俗。接着“稀奇世界,梦境说蓬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仿佛仙境一般的存在。
“一日枯肠清饿,芋头熟、浊酒盈罂”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虽生活清贫,但内心却因芋头的香甜和浊酒的醇厚而感到满足。这种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谁相信,田閒迂叟,七载在神京”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京城度过了七年时光,却如同隐士般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繁华形成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虚惊。缘底事,空山顽石,犹是承平”几句,诗人通过对空山中顽石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珍惜与怀念。即使是在荒凉之地,石头也依然见证了过去的繁荣景象,这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最后,“况江南春晚,草长花生。正欲一舒腰脚,向佳处、曳杖閒行。荒江外,寒烟疏翠,天际晚钟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美丽画卷,草木生长,花儿绽放,诗人想要在美好的景色中放松身心,漫步于荒江之外,感受着远处传来的晚钟声,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