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夜收灯,草色阶前看渐增。
三载病躯才入市,一时诗兴敢题棚。
绕门水可容舟泊,负郭山须借屐登。
燕九有名何必问,匏翁诗向蓟门曾。
满城风雨夜收灯,草色阶前看渐增。
三载病躯才入市,一时诗兴敢题棚。
绕门水可容舟泊,负郭山须借屐登。
燕九有名何必问,匏翁诗向蓟门曾。
此诗描绘了明代邵宝在十九日夜晚漫步于风雨中的城市景象,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句“满城风雨夜收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夜晚风雨交加、灯火逐渐熄灭的凄凉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草色阶前看渐增”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阶前的草地,通过草色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三载病躯才入市”透露出诗人长期卧病,初次踏入市井的欣喜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一时诗兴敢题棚”则展现了诗人虽身患疾病,但依然保有创作的热情,敢于在市井中题写诗句,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绕门水可容舟泊,负郭山须借屐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之美,门前的河流可以停泊船只,而邻近的山峰则需要借助登山屐才能攀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向往。
最后,“燕九有名何必问,匏翁诗向蓟门曾”两句,以燕九(古代节日)为例,说明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熟悉与喜爱,并提到自己曾在蓟门(地名)留下过诗作,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与创造力的人生态度。
寘彼蓼莪咏,听此南山诗。
具庆岂非愿,修短固难期。
怙终御存恤,所恃良在斯。
正位闲有家,承颜致有颐。
矧当老□岁,更值岳降时。
张筵罗珍馔,对酒弹鸣丝。
齐讴间赵舞,伯埙和仲篪。
乡曲介眉寿,亲宾献兰卮。
庭除万花布,帘幕双燕飞。
梧叶清阑暑,芙蓉动凉飔。
久叹南陔废,复睹白华滋。
积善念经昔,余庆征在兹。
锡类岂徒美,茀禄诚未涯。
风捲河潢翻玉液,段云散雪琼花密。
分明放下水晶帘,垂垂若护蛟龙室。
蹑空扪萝坐歌崖,林暗晖晖山外日。
晚风泉声杂松吹,百鼓争呜间箫瑟。
山南山北知几泉,凡派常流我非匹。
惜哉前哲不特书,仅留一记夏生笔。
赖有陆子狄牙口,高下品题曾不失。
君今试看锡山碑,天下何泉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