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传檄开荒令,今日关门逐客书。
浪诩皇华夸汉大,请看黄种受人锄。
当时传檄开荒令,今日关门逐客书。
浪诩皇华夸汉大,请看黄种受人锄。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四十九)》,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开荒令”与“逐客书”,以及对“皇华”与“黄种”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民族身份的深刻思考。
首句“当时传檄开荒令”,描绘了过去时代中,人们为了开拓疆土、发展农业而发出的号召或命令,充满了进取与开拓的精神。这句诗以一种历史回顾的方式,展现了先民们面对未知世界时的勇敢与决心。
紧接着,“今日关门逐客书”则将视角转向当下,暗示在现代社会中,曾经开放包容的态度逐渐转变为封闭与排斥。这里的“关门”与“逐客”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个体态度的转变。
“浪诩皇华夸汉大”一句,通过讽刺的手法,批评了某些人夸大其词、自夸为“皇华”,即尊贵的使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国家或民族的强大。然而,这种自大的背后,实际上是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过度自信,忽略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平等对待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请看黄种受人锄”则直指问题的核心,强调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为“黄种”的人们可能遭受的不公待遇。这里不仅涉及到种族歧视的问题,更深层次地触及到了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反思,即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地位或文化背景,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特定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黄遵宪对于民族身份、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其对人性和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怀。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
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
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
但异睡着人,不知梦是梦。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
官舍非我庐,官园非我树。
洛中有小宅,渭上有别墅。
既无婚嫁累,幸有归休处。
归去诚已迟,犹胜不归去。
《自咏五首》【唐·白居易】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但异睡着人,不知梦是梦。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官舍非我庐,官园非我树。洛中有小宅,渭上有别墅。既无婚嫁累,幸有归休处。归去诚已迟,犹胜不归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R4AJ3plNr.html
九十不衰真地仙,六旬犹健亦天怜。
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
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
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