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近江临郭,沙虚月在川。
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
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
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
城近江临郭,沙虚月在川。
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
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
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
这首明代杨基的《湘中杂言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湘江边景色。首句“城近江临郭”,写出了城市依江而建,江边的城墙与城郭相映成趣;“沙虚月在川”则展现出夜晚月光洒在空旷的沙滩和江面上的宁静景象。
“柳宜春雪后”描绘了春天雪后的柳树,清新脱俗,似乎更显生机盎然;“花怯晚风前”则以拟人手法,写出花朵在傍晚凉风中微微颤动的娇弱情态,富有动态美。
“野爨三家市”描绘了乡村集市的简朴,野外的炊烟袅袅升起,几家店铺散布其中;“乡音几处船”则通过乡音的传来,暗示着江上船只的往来,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最后两句“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诗人静坐聆听江边礁石下的流水声,这声音仿佛带有湘江特有的韵律,如同琴弦般嘈杂而和谐,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音乐般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
移船藕花深处,待得月如钩。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百_列琼舟。
浩歌激苍莽,豪气溢神州。
泛芙蓉,依绿水,并英游。
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
赖有瀛洲仙子,能应尝为国子录。
少驻云霄高步,相与慰沈浮。
富贵傥来尔,有酒且相酬。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
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
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