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盖乘齐亦壮哉,堂年僭祭起郊台。
谁知五过招三寸,自此横塘有越来。
羽盖乘齐亦壮哉,堂年僭祭起郊台。
谁知五过招三寸,自此横塘有越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场景的庄重与宏伟。"羽盖乘齐亦壮哉",羽盖指的是古代贵族出行时所用的华美车盖,这里用来形容祭祀场面的壮观。"堂年僭祭起郊台","堂年"可能是指祭祀的场所或时间,"僭祭"则暗示了超越常规的隆重仪式,"起郊台"说明了在郊外高台上进行祭祀,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规模和庄严。
"谁知五过招三寸",这句话可能是在感叹或感慨,"五过"可能指五次失误或过错,"三寸"则可能是比喻,这里可能是在说尽管有过错,但最终成就了三寸之功,即达到了某种目标或效果。这句诗或许在表达虽然过程可能充满挑战和困难,但最终还是实现了目标。
"自此横塘有越来","横塘"可能是一个地名,"越来"可能是指越过了某种界限或达到了新的境界。这句话可能在说自从这次祭祀之后,横塘这个地方或相关的事物有了新的发展或变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高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宏大场面和背后蕴含的意义,表达了对历史传统和仪式庄重性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清·林旭】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dHi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