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今如此。问行人、如何有得,许多儿泪。
为探木犀开也未,只有芙蓉而已。
九十日、秋光能几。
千里送人须一别,却思量、我了思量你。
去则是,住则是。归归我亦行行矣。
便行行、不须回首,也休萦系。
一似天边双鸣雁,一个飞从东际。
那一个、又飞西际。
毕竟人生都是梦,再相逢、除是青霄里。
却共饮,却共醉。
风雨今如此。问行人、如何有得,许多儿泪。
为探木犀开也未,只有芙蓉而已。
九十日、秋光能几。
千里送人须一别,却思量、我了思量你。
去则是,住则是。归归我亦行行矣。
便行行、不须回首,也休萦系。
一似天边双鸣雁,一个飞从东际。
那一个、又飞西际。
毕竟人生都是梦,再相逢、除是青霄里。
却共饮,却共醉。
这首《贺新郎·其七》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作品,他以风雨起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离愁和人生的感慨。词中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木犀与芙蓉,寓言了世事无常,秋光易逝,千里之别显得尤为伤感。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留恋,就像天边双雁,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人生如梦,唯有在青霄之上重逢或许才是归宿。
“风雨今如此”开篇即渲染离别的氛围,接着询问友人如何承受这许多离别之泪。木犀未开,只有芙蓉,暗示着秋天的短暂和无奈。千里相送,即将分别,诗人反复强调“去则是,住则是”,表达对友人离去和留下都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
“归归我亦行行矣”表达出诗人自己也将踏上旅程,不再回头,以免情感牵绊。接下来的比喻生动形象,将自己和友人比作天边双雁,强调各自独立的命运轨迹。最后,诗人以“毕竟人生都是梦”收束,认为人生如梦幻泡影,唯有在想象中的青霄重逢,才能共饮共醉,寻求一丝安慰。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寓言丰富,展现了葛长庚独特的道家视角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