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其一》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阳郊陪礼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0)
翻译
在阳光照耀的郊野陪伴祭祀已近三年,目光遥望祭坛上缭绕着深红的烟雾。
今晚轻细的藤蔓还未摇曳,众多神明想必已经聚集在紫微宫前。
注释
阳郊:阳光照耀的郊野。
陪礼:陪同祭祀。
忽:忽然。
三年:三年时间。
目想:目光遥望。
坛觚:祭坛。
切:环绕。
绛烟:深红色的烟雾。
今夕:今晚。
纤萝:轻细的藤蔓。
还不动:还未摇曳。
百神:众多神明。
应到:想必已经到达。
紫宫:紫微宫。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之夜,诗人无法入睡,回忆阳春时节郊祀盛大的场景与情感的古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内心对于自然界和神灵活动的深切关注。

"阳郊陪礼忽三年,目送坛觚切绛烟。"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飞逝,三年的转瞬即逝,让诗人对过去陪伴祭祀之礼的场景记忆犹新。在阳春时节,他亲眼目睹了郊祀的壮观,坛上的觚(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和绛烟(指祭祀时上升的香烟)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这两句则描写了冬至之夜的宁静与神秘。在这个清冷的夜晚,连细小的花萼(纤萝)都不再摇曳,这种静谧反衬出了一种超自然的活动——百神齐聚于紫宫前。紫宫在古代是指天上的星辰之宫,也可喻指帝王所居的宫殿,在这里则象征着神灵集会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夏之交与冬至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自然界变化以及精神世界深层活动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春去

茶经画谱乱成堆,才罢金针句又裁。

忙里不知春去也,卷帘时有落花来。

(0)

春日寄怀阿嫂归宁二首·其一

关河遥隔路漫漫,开遍海棠独自看。

欲寄尺书无雁过,月明闲杀画栏杆。

(0)

归途杂述·其七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讵念挽输劳,或因以为利。

嗟嗟丰与荒,都无自全计。

帝阍远莫叩,仰天空流涕。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三

衣领藏书悔已迟,牙筹数毕罪何辞。

可怜十万横磨剑,赚煞当年大眼儿。

(0)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四橐中装

橐中值千金,膝下有五男。

五男平分各二百,往来过食俨如客。

极欲须以十日期,汝等无慁而公为。

丈夫处世如逆旅,握算持筹勿乃苦。

百金宝剑聊随身,陆生落落真达人。

君不见,马上英雄识更远,当年并不事生产。

(0)

一萼红.答闺人寄朱履

恰霜天,正旅怀初恶,旧恨叠罗巾。

忽展乌丝,密添綵线,贻来朱履殷勤。

屈指算、梅开将近,问个侬、何事久依人。

楚馆休眠,秦楼莫踏,絮絮叮咛。

欲识相思情味,只粉痕香捻,绡泪朱分。

咄汝黔娄,凄凉荡子,怎能消受针神。

莫道是、魂销妆阁,天涯荒草更销魂。

料尔一分憔悴,记取腰身。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