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郊陪礼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阳郊陪礼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之夜,诗人无法入睡,回忆阳春时节郊祀盛大的场景与情感的古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内心对于自然界和神灵活动的深切关注。
"阳郊陪礼忽三年,目送坛觚切绛烟。"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飞逝,三年的转瞬即逝,让诗人对过去陪伴祭祀之礼的场景记忆犹新。在阳春时节,他亲眼目睹了郊祀的壮观,坛上的觚(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和绛烟(指祭祀时上升的香烟)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夕纤萝还不动,百神应到紫宫前。" 这两句则描写了冬至之夜的宁静与神秘。在这个清冷的夜晚,连细小的花萼(纤萝)都不再摇曳,这种静谧反衬出了一种超自然的活动——百神齐聚于紫宫前。紫宫在古代是指天上的星辰之宫,也可喻指帝王所居的宫殿,在这里则象征着神灵集会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夏之交与冬至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自然界变化以及精神世界深层活动的感悟和思考。
橐中值千金,膝下有五男。
五男平分各二百,往来过食俨如客。
极欲须以十日期,汝等无慁而公为。
丈夫处世如逆旅,握算持筹勿乃苦。
百金宝剑聊随身,陆生落落真达人。
君不见,马上英雄识更远,当年并不事生产。
恰霜天,正旅怀初恶,旧恨叠罗巾。
忽展乌丝,密添綵线,贻来朱履殷勤。
屈指算、梅开将近,问个侬、何事久依人。
楚馆休眠,秦楼莫踏,絮絮叮咛。
欲识相思情味,只粉痕香捻,绡泪朱分。
咄汝黔娄,凄凉荡子,怎能消受针神。
莫道是、魂销妆阁,天涯荒草更销魂。
料尔一分憔悴,记取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