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
多映戏蝶寻香住,少有行人辍棹攀。
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
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
多映戏蝶寻香住,少有行人辍棹攀。
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开篇“万点红芳血色殷”一句,以鲜明而强烈的画面,展现了野花竞相开放、争艳斗妍的情状,“血色殷”更添了一份沉郁与庄严之感。
紧接着,“为无名字对空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不起眼的小花怀有深情,它们虽然无名,但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尊重和赞美。这里的“空山”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这些小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生命力的珍视。
第三句“多映戏蝶寻香住”则是从另一角度描述野花之美,它们不仅美丽,而且吸引着蝴蝶在其间游弋,这些蝴蝶似乎也被这无名小花的芬芳所捕获,停留下来。
“少有行人辍棹攀”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场景,尽管野花美丽,但能够欣赏它们的人却不多。这里的“辍棹攀”是指行人稀少,即使那些偶尔经过的小道,也常被杂草所覆盖。
诗人在“若在侯门看不足”一句中表达了对权贵宅邸中的花卉感到不满足。这些花卉虽然精心培育,但是在诗人眼里,还是无法与自然中野花的真挚和纯粹相比。
“为生江岸见如闲”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之情。他愿意在江岸上安身立命,与大自然为伴,这种生活状态才是他所追求的理想。
最后两句“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则是一个深刻的比喻。诗人通过野花与果树之间的比较,表达了对于生命力和传承的赞叹。野花虽然不像桃李那样显赫,但它们的生命力也是强大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生命力的延续和传递,是诗人所欣赏的。
整首诗通过对野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自然、生命、以及个体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