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登楼日,天涯事转违。
计依刘表得,书授蔡邕稀。
南国方羁旅,西京未解围。
秦川空在眼,公子乃忘归。
忆昔登楼日,天涯事转违。
计依刘表得,书授蔡邕稀。
南国方羁旅,西京未解围。
秦川空在眼,公子乃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思绪万千的情景。首联“忆昔登楼日,天涯事转违”表达了对往昔登楼时所见景象的回忆,以及对远方事物变化无常的感慨。颔联“计依刘表得,书授蔡邕稀”运用典故,以刘表和蔡邕的故事隐喻自己的境遇,刘表象征着依赖与获得,蔡邕则代表了知识的传授与稀缺,暗示了自己在知识与依靠上的局限。颈联“南国方羁旅,西京未解围”点明了当前的处境,身处南国的羁旅之中,而西京的战事仍未平息,暗含了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尾联“秦川空在眼,公子乃忘归”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虽然眼前仍是熟悉的秦川景色,但自己却难以找到归宿,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登楼怀古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忧思以及对未来归宿的探寻,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金马何曾半步行,碧鸡那解五更鸣。
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
长叶翩翻绿玉丛,植来况是近梧桐。
美人闲立秋风里,羁客孤眠夜雨中。
情逐舞鸾偏易感,事随梦鹿渺难穷。
太湖石畔新凉院,何处吹箫月满空。
混元南岳初开,瑞云透出昆仑表。
星移电转,阴升阳降,红光缥渺。
鹤舞鸾翔,看乌龟共,赤龙蟠绕。
尽鸿蒙一气,烹成造化,神仙道,片时了。
云散十方三岛,洞天深、月明风袅。
此时占得,长生门户,遐龄体调。
吟咏从佗,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伴烟霞独向,非非境外,恨知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