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
《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岘也平安久,书云传遽迟。

意宽千里远,归更一旬期。

眼过无非景,身閒足可诗。

江湖终欲老,鸥鸟已先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xìnbàozhòngpíngyòngqiányùn
sòng / yuánshuōyǒu

xiànpíngānjiǔshūyúnchuánchí

kuānqiānyuǎnguīgèngxún

yǎnguòfēijǐngshēnxiánshī

jiāngzhōnglǎoōuniǎoxiānzhī

注释
岘:岘山,地名,在湖北襄阳附近。
平安:安宁,没有战乱。
书云:书信。
遽迟:快速,这里指书信传递缓慢。
意宽:心胸开阔。
千里远:形容距离遥远。
归更:回家更加。
旬期:十天为一旬。
眼过:眼前所见。
无非:只是,都。
景:风景。
身閒:身心闲暇。
足可:足够用来。
诗:写诗。
江湖:泛指世间,常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鸥鸟:水鸟,象征自由和隐居生活。
先知:预知,这里可能指鸥鸟对作者归隐生活的理解。
翻译
岘山长久安宁,书信传递却缓慢。
心意宽广如千里,期待回家只需十天。
眼中所见皆为风景,身闲则足以作诗。
我终究想要在江湖中老去,而鸥鸟似乎早已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健康的关心和对通信延迟的感慨。"岘也平安久",暗指友人病情已稳定,平安无事;"书云传遽迟"则流露出对消息传递缓慢的无奈。接下来,诗人宽慰友人,即使相隔千里,心宽意广,归期也不过十日之遥。

"眼过无非景",意味着诗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景色足以慰藉心灵,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身閒足可诗"则表达了在闲暇之时,诗歌创作成为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最后两句"江湖终欲老,鸥鸟已先知",诗人以鸥鸟自比,表达出自己渴望归隐江湖,与鸥鸟为伴,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震居山访姚氏隐居喜晤苍碧陈山人

商阁层轩尽日开,秋风秋雨入帘来。

仙家自有胡麻饭,公子何须竹叶杯。

对局无心闻鼓吹,看花随意破莓苔。

共知良会诚难得,更上吴山第几回。

(0)

枯干开梅

谁种窗前腊月梅,霜姿铁干一枝开。

百花与我无交涉,独许寒香到枕来。

(0)

望庐山

楚山秋霁后,突兀望匡庐。

瀑布云开处,香炉雨过初。

双溪才咫尺,五老在空虚。

欲问远公迹,苍茫指点馀。

(0)

赠张瑶星先生

山上孤峰山下溪,北窗高枕白云西。

南溪处士多瓢笠,东郭先生只杖藜。

避世拟凭僧出没,逃禅不仗佛提携。

灌园种竹疏篱下,独酌深林听鸟啼。

(0)

登天封塔

雄镇东南一柱存,凌虚日月手堪扪。

天开地扼山形壮,风吼潮来海气昏。

舄下神龙无数绕,钟前怖鸽几双翻。

鲎帆珠舶苍茫外,认取青尖入此门。

(0)

题顾茂伦村居

持竿傲楚使,长啸将何之。

人生各有志,与世无心期。

卓哉顾夫子,隐耕东皋菑。

卷书挂牛角,冲烟出茅茨。

幽禽啭高松,望空宏遐思。

时呼渔人饮,问月来何迟。

回眸瞻北斗,阴云凝天池。

放歌忽挥涕,今古事如斯。

且复倒金樽,生涯何足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