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通鉴杂兴·其二》
《读通鉴杂兴·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

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0)
翻译
在繁忙的公事中汗流浃背地忙碌,哪有闲暇让狂放不羁的人特意来降服。
尽力于公务的各位官员,你们完成了朝廷的事务,无需再劳烦书信传递到遥远的桐江。
注释
簿书:官府文书。
流汗:出汗劳累。
君房: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上司或朝廷。
那得:哪里能够。
狂奴:不受拘束、性格狂放的人。
故意:特意。
降:降服,此处指屈尊。
努力:尽力。
诸公:各位官员。
了:完成。
台阁:朝廷或官署。
不烦:不必麻烦。
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因鱼雁传书而得名。
桐江:古代地名,位于浙江,这里泛指远方。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阅读历史书籍,特别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时的情景。"簿书流汗走君房"表明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连汗水都渗透了纸张,说明他阅读时的专注与投入。而"那得狂奴故意降"则是说诗人对于某些不公正的事迹或史官的偏颇记载感到愤慨,这里的“狂奴”可能是自指,也可能是对历史中某种人物的比喻。

"努力诸公了台阁"一句,表达的是通过阅读历史,对于掌握权力者的忠告或批评达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里的“诸公”应指的是朝中的官员或者是后世的读者。“不烦鱼雁到桐江”则是在说即使不需要借助传递信息的工具(古代以放飞鸭子或鱼传信),历史的教训和诗人的感悟也能如同流水一般自然而然地传达至远方的桐江。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深刻理解和批判的态度,同时也是他对于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一种表达。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程君将北游谒余诗为赠君精易数独谓余尚当出余不许也

客有手一编,自云古周易。

纷然后人造,不出先天画。

西笑入长安,列肆坐秋色。

倘遇宋大夫,相与谈昕夕。

为言向子平,今已悟损益。

未便五岳游,且蜡几两屐。

去去勿复陈,遁爻许贞吉。

(0)

晓起独步沿荷池

初日乘馀霁,洒然酿轻凉。

近市喧未起,群动各相忘。

问我何为者,出门钓沧浪。

环以清浅流,枕以绿萝庄。

新荷欲舒翠,轻飙散微芳。

游鱼点点见,一鸟高低翔。

溯沿路不极,含轸与俱长。

(0)

拟古七十首·其十八左记室思咏史

尧舜相为贵,不能屈巢由。

挂瓢箕山树,洗耳渭水流。

四岳等朝荣,二女亦蜉蝣。

黄绮卧商岩,目若无嬴刘。

烨烨五色芝,可以饱千秋。

如何崦嵫路,俛首建成侯。

神龙虽自尊,饥则鳅缮流。

寒蝉虽自眇,耻与鸟雀谋。

(0)

寓怀·其九

彘王蔑周武,中兴振宣谟。

殷忧歌云汉,虽旱不告逋。

山甫实明哲,方召有良谟。

徐夷既宁只,猃狁亦奔徂。

人情戒其恒,勤思内自渝。

祈父怨爪牙,杜伯蹈淫诛。

遂令轮台诏,千古惜终初。

(0)

钜鹿公主歌·其一

七萌香车五华旆,黄犊遥遥出花外。

(0)

欢闻歌

感欢千金赠,亦拟报千金。

数尽人间物,无如侬寸心。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