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相为贵,不能屈巢由。
挂瓢箕山树,洗耳渭水流。
四岳等朝荣,二女亦蜉蝣。
黄绮卧商岩,目若无嬴刘。
烨烨五色芝,可以饱千秋。
如何崦嵫路,俛首建成侯。
神龙虽自尊,饥则鳅缮流。
寒蝉虽自眇,耻与鸟雀谋。
尧舜相为贵,不能屈巢由。
挂瓢箕山树,洗耳渭水流。
四岳等朝荣,二女亦蜉蝣。
黄绮卧商岩,目若无嬴刘。
烨烨五色芝,可以饱千秋。
如何崦嵫路,俛首建成侯。
神龙虽自尊,饥则鳅缮流。
寒蝉虽自眇,耻与鸟雀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拟古七十首》中的第十八首,以历史人物和隐士为题材,展现了对古代贤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现实权势的批判。诗中通过尧舜与巢父、许由的对比,表达了对不慕名利、坚守清高的高尚情操的推崇。诗人提到巢父挂在树上的瓢和许由在渭水边洗耳的动作,象征他们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权贵的鄙视。
接着,诗人将四岳、二女与黄绮、商岩的人物进行类比,强调他们的短暂荣耀如同蜉蝣,而黄绮等人选择隐居,不与世俗帝王为伍,表现出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追求。最后,诗人以“神龙”和“寒蝉”的意象,寓言即使如神龙般尊贵,也会因饥饿而降格,而寒蝉虽微小,却不愿与鸟雀同流合污,表达了对人格尊严的坚守。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