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猫燕行》
《猫燕行》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燕飞画梁猫越屋,飞走性殊岂相毒。

饥猫攫燕欲何为,燕比他禽况无肉。

可怜乳燕未出巢,探头伺乳声嘲嘲。

母去不归子饥饿,柔而害物嘻汝猫。

汝猫不仁燕何罪,我思里人为心痗。

父逃官逋母系官,悍吏催钱夜打门。

一朝母作沟中瘠,三女一子家四壁。

官司株逮尚不休,诸孤骈首为累囚。

传闻诏书复逃户,日夜茕茕望其父。

父存父殁竟不知,此冤此苦苏何时。

皇天覆帱均四海,人灵万物为物宰。

民之无禄天荐瘥,况此微物知奈何。

呼童屑米哺乳燕,一夜哀伤泪如线。

(0)
鉴赏

这首诗《猫燕行》由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通过描绘猫与燕子之间的冲突,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深刻同情和对不公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的开篇以“燕飞画梁猫越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燕子在屋檐下飞舞,猫则在屋顶上跃动,两种生物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飞走性殊岂相毒”一句,点明了它们本性并无恶意,却因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的争夺而产生冲突。

“饥猫攫燕欲何为,燕比他禽况无肉”揭示了猫之所以攻击燕子的原因——饥饿。燕子作为小型鸟类,对于猫而言是可口的食物,但在自然界中,它们并非同类间的天敌,而是因生存压力而产生了冲突。

“可怜乳燕未出巢,探头伺乳声嘲嘲”描绘了小燕子尚未离开巢穴,只能通过叫声来寻找母亲的情景,充满了无助与期待。这不仅展现了燕子的脆弱,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弱者面对强者的无力感。

“母去不归子饥饿,柔而害物嘻汝猫”表达了对猫行为的道德批判,指出其虽出于本能,但伤害了无辜的小生命,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父逃官逋母系官”这一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父母因逃避官府追捕而分离,母亲甚至被关押,孩子们被迫承受家庭破碎的痛苦。

“一朝母作沟中瘠,三女一子家四壁”描述了母亲去世后,家庭陷入绝境,只剩下四个孩子,家徒四壁的凄凉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悲剧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控诉。

“官司株逮尚不休,诸孤骈首为累囚”进一步揭露了官府对逃亡者的残酷追捕,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孩子们被迫成为囚犯,处境更加悲惨。

最后,“传闻诏书复逃户,日夜茕茕望其父”表达了人们对恢复逃亡户政策的期盼,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并解决底层百姓的困境。然而,“父存父殁竟不知,此冤此苦苏何时”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强调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

整首诗通过猫与燕子的冲突,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不公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夜泊观山市海即西樵山下·其一

五岳他年事,孤云此日情。

幽期一以惬,尘累肯相撄。

雁影帆前度,渔灯望里明。

山情兼水意,应入梦魂清。

(0)

禁林春望·其二

上苑春光早,登台望杳然。

有花皆笑日,无柳不含烟。

绮陌莺初啭,金河雁未旋。

阳和均万户,长与奉尧天。

(0)

禁林春望·其一

禁城开晓望,曙色乱晴阴。

柳暗春藏陌,花明暖到林。

条风翻戏蝶,淑景动鸣禽。

最是宸游地,春来雨露深。

(0)

余桐封之役将出都门余士翘以谒选来余候命留滞士翘补官司教北流乃先余行怅然赋此

君来谒选我思归,同在金门赋式微。

我滞剪桐秋欲老,君栽秾李雨初霏。

北流应逐三湘远,南徙先分一雁飞。

不是孤尊今恋别,离心直伴到亲闱。

(0)

出山·其二

林居懒性正相宜,况复高堂鬓似丝。

欣际乾坤新定位,敢将丘壑傲清时。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

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

(0)

送卢闻希之教新会

下榻论文兴未阑,开樽聊复驻离欢。

不知燕市屠苏酒,可似江间苜蓿盘。

藻影春翻鱼浪煖,潮声夜落鳣堂寒。

莫嫌铩羽终流落,犹作云霄意气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