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居懒性正相宜,况复高堂鬓似丝。
欣际乾坤新定位,敢将丘壑傲清时。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
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
林居懒性正相宜,况复高堂鬓似丝。
欣际乾坤新定位,敢将丘壑傲清时。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
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归隐生活到重返尘世的心理变化与情感世界。首句“林居懒性正相宜”,点明了诗人喜爱隐居山林的生活,这种懒散自在的性格与山林环境相得益彰。接着,“况复高堂鬓似丝”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岁月的流逝,高堂象征着年迈,鬓发如丝则暗示了时光的无情。
“欣际乾坤新定位”表达了诗人对回归社会、重新找到人生定位的喜悦之情。“敢将丘壑傲清时”则展现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敬仰,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
“阿谁径竹频供笋,无奈庭荆故恋枝”两句,通过竹笋和荆枝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与留恋。
最后一句“欲去踌躇千万绪,深情惟有白云知”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渴望融入社会,又难以割舍对自然的依恋,心中千头万绪,唯有白云能理解这份深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宋·苏辙】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https://shici.929r.com/shici/41n7SyE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