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建王颐真庵》
《和建王颐真庵》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

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

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

(0)
鉴赏

此诗《和建王颐真庵》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锦绣包裹的肝肠、秋涛溢满的海塘以及囊中明亮的砾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宇宙真理相连结,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首联“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以“锦绣”与“肝肠”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同锦绣般绚烂多彩;而“秋涛溢海塘”则寓指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充满激情与想象。

颔联“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明的砾”与“清凉”的对比,暗示了诗人从日常琐事中寻找智慧与宁静的过程,仿佛在囊中发现了一颗照亮心灵的宝石,而在诗句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颈联“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则揭示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直接感知与领悟,无需言语,心灵与宇宙之间已建立起深刻的联系,光芒自然绽放。

尾联“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表达了诗人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最终忘却了人间的纷扰与道术的束缚,回归到最原始、最纯净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庄敬太子挽诗

拜璧承华蚤,胜冠春制年。

神游何厌俗,梦杳忽升仙。

鹤驾迷春雾,凫灯寄夕烟。

松楸皆北向,时□圣慈怜。

(0)

赠欧湖李郡伯入觐回济南

圣主握乾符泰运,朝宗海国正同心。

汉庭职□原分盖,虞室功多独赐金。

放棹河流乘冻鲜,□城花色正春深。

若看南雁回天北,有客相□□上林。

(0)

赠丘州峰尹永嘉

芳尊相对谈王谢,词藻风流天下闻。

歇马可能寻故事,看鸿争柰欲离群。

双旌晓拂楼头月,孤棹秋浮江上云。

遥想东瓯歌出牧,满城春色动台文。

(0)

次张学士水南见赠韵

新开绿野芳春酒,漫泛桃源曲水觞。

机轴文章传大雅,江山形胜发清狂。

隔沙渔浦多烟雨,故堞人家半夕阳。

三十年前曾客此,不知今日是他乡。

(0)

游九鲤湖纪兴·其四

却笑人生婴世网,如何蕉鹿未分明。

山灵随地堪容榻,仙迹于今空复情。

遥入玄关来问道,谁知白日已逃名。

满湖风雨飞秋叶,烱烱中腾赤鲤精。

(0)

赠太史李石鹿奉诏省觐·其二

楼船三月下扬州,驿路□□□□□。

□□风云皆北向,归心日夜逐东流。

宫袍□湿霞觞满,朝赋光添昼锦浮。

何况及门芳草细,仙家元自有丹丘。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