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新年初逢雪的画面,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首句“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既表明了时间背景,又点出了新年初遇到雪的喜悦之情。
接着,“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两句,通过对香酒和美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对生活细节的享受与感受。这里的“气更苏”、“水已怯”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雪后的一幕,更透露出诗人对新鲜事物的喜爱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表达了时间的循环与完整,诗人似乎在强调每一个开始都是全新的,而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紧接着,“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两句,则将时间的概念引入到宇宙和自然界的宏大叙事中去,显示出诗人对世界之谜的思考与探索。
在“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一节,诗人通过听觉感受传达了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里的“南陌流欢声”与“西佛论初劫”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诗人的多重情感体验,也揭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两句,以宏伟壮丽的画面描绘了宫殿和官府的气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权力与秩序的向往。这里的“九门”、“千官期”、“高耸岧峣”都在强调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而到了“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一节,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在“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这两句中,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这里的“草堂”、“旧赏”、“梦入江山”都在唤起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
最后,“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几句,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和人造建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力量的敬畏与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预期和自我能力的肯定。这里的“东风扫玉尘”、“寒梅乱花发”都在描绘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壮观新年意气张”则展示了诗人对新生活、新希望的鼓舞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体悟。诗人的语言运用灵动自如,意境丰富多彩,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吴僧娟娟珩上人,诗如岳面青嶙峋。
旁支小山各秀出,吞云泄雨干星辰。
陈高复来说珩好,思若美玉蒸孚尹。
我老于诗苦思短,援笔欲下仍嚬呻。
奏香拟绕玉皇案,放棹却入桃源春。
艰难若此良自笑,束烧不爇釜底尘。
如何诸君擅天巧,珩也又复能清新?
百年几见光岳合,四海此喜文章纯。
吾闻桑门重行解,言必与道无碯磷。
西风摇落雁南乡,长歌送子空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