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子规啼月下花枝。
日涌山光照市。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
萋萋芳草路无泥。脉脉归心似醉。
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子规啼月下花枝。
日涌山光照市。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
萋萋芳草路无泥。脉脉归心似醉。
此诗描绘了一场游仙梦境的破灭与现实世界的交织,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翠岭游仙梦破”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梦醒,象征着幻想与现实的分界。翠岭作为仙境的代名词,不仅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也寓意着一种理想世界的破灭。
“暖香残酒醒时”则是对梦破后现实感官体验的描述,温暖的香气和剩余的美酒都是享乐生活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为了梦醒后不易持久的物质欢愉。
“子规啼月下花枝”中,“子规”指的是夜间鸣叫的鸟类,这里用来点缀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孤独感。月光下的花枝则是对夜景的描绘,既有生机,也带有一丝寂寞。
“日涌山光照市”一句,以日出山光照射市镇的壮观景象,反衬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日光代表了现实世界的明媚与热闹,而山光则给人以崇高和神秘之感。
“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中,“柳拂眉间”指的是柳絮轻拂在眉间,形容春日的细雨或微风;“桃匀脸上”则是形容桃花盛开时花瓣纷飞。黛色与胭脂都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此处借物描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萋萋芳草路无泥”一句,用以形容春天芳草蓬勃的景象,同时强调了道路干净,没有泥泞,隐喻了一种心境的平和与纯净。
最后,“脉脉归心似醉”则表达了一种归于自然、回归内心世界的心情。这里的“脉脉”形容的是一阵阵涌动的情感,而“似醉”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情感体验的迷离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平和与接受的态度,是一首充满了意象和情感色彩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