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送太常殷簿考绩还南都》
《早春送太常殷簿考绩还南都》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来献虞廷最,归典汉邦仪。

玉帛神如在,旂常职所司。

椒花馀别酒,杨柳赠离枝。

新水浮征舸,鲜云拂去帷。

繁华六朝地,全盛两都时。

遥想汾阴上,犹怜太乙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送太常殷簿考绩回南都而作,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殷簿功绩的赞颂。诗中充满了对殷簿在朝廷任职期间贡献的肯定和对其归乡的祝福。

首联“来献虞廷最,归典汉邦仪”,以“虞廷”和“汉邦”象征朝廷的最高荣誉,表达了对殷簿在朝廷工作成绩的极高评价,以及对其即将返回家乡继续贡献的期待。

颔联“玉帛神如在,旂常职所司”,通过“玉帛”和“旂常”这些古代礼仪中的重要元素,强调了殷簿在礼仪制度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宗教仪式或国家庆典中的重要角色。

颈联“椒花馀别酒,杨柳赠离枝”,运用了传统的送别意象——“椒花”象征着喜庆和祝福,“别酒”和“离枝”则寓意着离别与不舍。这里不仅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也寄托了对殷簿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新水浮征舸,鲜云拂去帷”,描绘了送别后的情景,新水、征舸、鲜云、去帷,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既表现了送别后的宁静与祥和,也隐含了对殷簿旅途平安的祈愿。

最后,“繁华六朝地,全盛两都时。遥想汾阴上,犹怜太乙祠。”这一联则将送别的场景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赞美了殷簿所处的地区曾经的辉煌,并表达了对当地文化遗迹的尊重与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郧口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0)

遣兴安州

青灯斗鼠窥寒砚,落月啼乌送迥笳。

江汉置身贫作客,溪山合眼梦还家。

百忧忽忽丹心破,万事悠悠两鬓华。

谁与健帆先度鸟,更无留滞向天涯。

(0)

康定军使高秘丞自襄阳司农寺勾业寺丞自光化相继迁拜签判程殿丞受代还朝预有惜别之意辄书长句奉呈

千里分符汉上城,为僚方喜得时英。

已无楚泽行吟意,便有南阳坐啸名。

骥力用来精爽紧,鹓行归去羽翰轻。

须知别后狂山简,梦寐清谈鄙吝生。

(0)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0)

寒食雨霁

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

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

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

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0)

题杨敬之赠项斯诗后

今古销沉几项斯,由来作者不祈知。

看渠一片怜才意,合把黄金铸敬之。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