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寂寞。帘外翠阴如幄。团扇藤床花间错。
雨边残梦觉。翠浅粉销香薄。临镜不忺梳掠。
新恨悠悠无处托。棋声闲院落。
人寂寞。帘外翠阴如幄。团扇藤床花间错。
雨边残梦觉。翠浅粉销香薄。临镜不忺梳掠。
新恨悠悠无处托。棋声闲院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寂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人寂寞"一句直接设定了这种氛围,人们的寂寞感让整个空间都显得宁静而孤独。"帘外翠阴如幄"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绘,绿意盎然的树荫从窗帘间透过,营造出一种柔和且私密的环境。
诗人使用了团扇和藤床来增加画面上的温馨感,这些都是夏日里常见的物品,可以想象到主人公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躺在藤床上,手中握着团扇,试图寻找一丝清凉。"花间错"则让人联想到周围环境中的花朵,虽然美丽,但也带有淡淡的忧愁,因为它们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空间的各个角落。
接下来的"雨边残梦觉"和"翠浅粉销香薄"两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雨边"给人的感觉是一场细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而"残梦"则是对那些已经逝去却仍旧萦绕心头的记忆的描述。这段记忆就像是被细雨冲刷过后的花朵,虽然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但已失去了原有的鲜艳与浓郁。
"临镜不忺梳掠"一句则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个写照。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梳理头发往往象征着整顿心绪。这里的"不忺"意味着诗人在面对镜子时,没有那份平日里女性梳妆时的心情和举止,这反映了她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最后两句"新恨悠悠无处托""棋声闲院落"则是对这种忧伤感受的一种发泄。"新恨"指的是最新产生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在诗人心中积累得无法排解,仿佛找不到一个出口或是依托。而"棋声"则是在静谧的院落间传来的棋子落下的声音,这个声音本应带来一丝宁静,却也反衬出诗人的寂寞与无聊。
铨府务益广,或有半日闲。
乘闲看古书,忸怩愧我颜。
圣贤今已矣,慨然发长叹。
纷纷安厚禄,宁复思素餐。
非无书万卷,曾不诵伐檀。
缅惟范文正,高名重丘山。
寥寥千载后,谁复与之班。
黾勉效分寸,汲汲不惮烦。
先忧与后乐,志欲回狂澜。
安得似鱼水,不见遭逢难。
谁云出望水,依然在人寰。
滞画岂有疾,去鲁不为膰。
所愿非如此,烦君听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