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动吟兴,何时换物华。
新春偏惹梦,多病易思家。
入馔初锄笋,分泥更种花。
微风入庭树,为掩碧窗纱。
不觉动吟兴,何时换物华。
新春偏惹梦,多病易思家。
入馔初锄笋,分泥更种花。
微风入庭树,为掩碧窗纱。
这首诗《病起》由金武祥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后的心境与所见所感。
首句“不觉动吟兴”,诗人不经意间被某种情感触动,激发了吟诗的兴致。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即使在病中也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诗意。
“何时换物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自然界万物更新的期待与感慨。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诗人似乎在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春偏惹梦,多病易思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新春的来临不仅引发了诗人的梦境,也勾起了他对家的深深思念。在病痛中,家的温暖与安宁成为了他最渴望的慰藉。
接下来,“入馔初锄笋,分泥更种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恢复健康后的日常生活场景。他开始参与农事活动,如种植竹笋和花卉,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象征着他重新回归到生活的日常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微风入庭树,为掩碧窗纱。”最后两句以微风轻拂庭树、轻轻卷起碧色窗纱的画面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微风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清新,也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释然,暗示着他从病痛中走出,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的过程,以及对生活、自然和家庭的深切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经历的作品,也蕴含了对生命、健康与和谐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