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栖晋处士,岂是学逃名。
跌宕空千载,饥寒洵此生。
柳条春自见,诗法晚逾清。
易卜盈虚理,沧浪今濯缨。
栖栖晋处士,岂是学逃名。
跌宕空千载,饥寒洵此生。
柳条春自见,诗法晚逾清。
易卜盈虚理,沧浪今濯缨。
这首诗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首句“栖栖晋处士”点出五柳先生作为晋代隐士的身份,他并非出于学识而逃避名声,而是内心的真实流露。接着,“跌宕空千载,饥寒洵此生”两句,既表达了五柳先生一生的飘逸不羁,又揭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柳条春自见,诗法晚逾清”描绘了五柳先生晚年时,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诗歌创作上的高洁与纯净。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与升华。
最后,“易卜盈虚理,沧浪今濯缨”引用《周易》中的“盈虚”之理,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同时也暗含着对五柳先生人格的赞美——如同沧浪之水洗涤尘缨,他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五柳先生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以及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列宿辉云台,掉首翩然逝。
严滩一钓竿,高踪竟谁侣。
碌碌彼簪缨,之子喟而起。
铜帽兼棕鞋,垂钓吴江涘。
波涛吁可危,引满蒲帆驶。
尘网大于天,逐利不知止。
何如此片矶,安稳常坐视。
杨柳散和风,芙蓉峙秋水。
客星笑披裘,同调吾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