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炯炯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
目光炯炯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
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
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猛虎行》描绘了一幅阴森而富有动感的画面。首句“阴风吹林乌鹊悲”,以阴冷的风声和乌鹊的哀鸣渲染了环境的不安与寂静,暗示猛虎的出现即将打破这种平静。接下来的“猛虎欲出人先知”进一步强化了紧张气氛,仿佛猛虎的意图和行动都被敏锐的人察觉。
“目光炯炯当路坐”形象地刻画了猛虎威严的神态,它目光如炬,直视前方,显示出其强大的威慑力。紧接着,“将军一见弧矢堕”描述了将军的反应,他一见到猛虎,连弓箭都掉落在地,足见其震慑力之大。
后两句“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则转向了村民的防御措施,他们用棘刺加固门户,防止猛虎侵扰,甚至提前将猪豚收拢,以防被掠夺。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人们对猛虎的恐惧和戒备。
最后两句“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看似矛盾,实则寓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猛虎虽然可怕,但只要它们不离开深山,就尚可接受,暗含着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微妙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猛兽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担忧和对自然的敬畏。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
触乎昆崙,踔乎龙门。震掉奔腾,入乎无垠。
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
厥既清矣,静影浮空。荣光上烛,煜乎溶溶。
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
蒲津之堧,几数万里。乌翔而回,鱼骇而逝。
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
列章帝庭,帝弗矜异。曰匪在兹,益惟寅畏。
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
我皇继统,旧章是则。河之清矣,如轨合辙。
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
皇之弘化,功迈三五。如彼河流,行地东注。
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河清诗》【明·梁潜】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触乎昆崙,踔乎龙门。震掉奔腾,入乎无垠。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厥既清矣,静影浮空。荣光上烛,煜乎溶溶。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蒲津之堧,几数万里。乌翔而回,鱼骇而逝。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列章帝庭,帝弗矜异。曰匪在兹,益惟寅畏。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我皇继统,旧章是则。河之清矣,如轨合辙。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皇之弘化,功迈三五。如彼河流,行地东注。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u7jSI.html
磨杵可作针,初闻未之信。
凿山能至海,或者费言论。
一朝反复思,重思有遗恨。
今观磨杵者,成功在分寸。
不日可成针,针成美人问。
世有凿山人,移高就深浚。
深者泉流海,海通舟可运。
美人爱弄针,焉知起磨钝。
舟子乘活流,那闻山石峻。
问之何为然,心坚工可尽。
心坚无难为,志立无坚阵。
心可夺天工,志可消鬼衅。
自从坚我心,百度皆巽顺。
宇宙在我手,万化咸我孕。
涂人可为禹,匹夫可为舜。
分付磨凿人,世事无坚韧。
凿天出古空,意匠穷刻露。
赎取长吉魂,幻作鬼工赋。
霜岩透斑锷,石骨竦清怒。
历劫至于合,彫镂不曾住。
无石不巧心,转眄殊态度。
一种老健中,自发嫣媚趣。
阴巘夹琉璃,飞仄窘仙步。
一死直青山,梯足于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