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筠艭》
《筠艭》全文
明 / 魏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淇澳茅庐仅一间,宛如乘棹竹溪湾。

芙蓉秋水三千顷,翠黛春风十二鬟。

凤管制来遗谱在,渔竿归去钓丝閒。

湘滨已有沿洄约,六逸清风信可攀。

(0)
鉴赏

这首《筠艭》由明代诗人魏观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竹舟生活图景。

首句“淇澳茅庐仅一间”,以淇澳的茅屋象征简朴的生活,仅一间茅庐,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接下来,“宛如乘棹竹溪湾”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竹舟泛游于溪湾之上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芙蓉秋水三千顷,翠黛春风十二鬟”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秋水比作芙蓉,春风吹拂下的山峦比作十二鬟,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凤管制来遗谱在,渔竿归去钓丝閒”中,“凤管制”可能是指制作竹舟的技艺高超,如同凤凰般珍贵;“遗谱在”则表明这种技艺得以传承,流露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自豪。“渔竿归去钓丝閒”则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与世无争,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

最后,“湘滨已有沿洄约,六逸清风信可攀”两句,借用了湘江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六逸”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或文人,诗人希望能够追随他们的足迹,过上一种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

整体而言,《筠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技艺的尊重,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魏观
朝代:明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猜你喜欢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五十二

才见开炉又闭炉,寒来暑往只须臾。

庭前残雪方消尽,岭上春云已卷舒。

满目更无心外法,几人曾悟髻中珠。

祖师莫不叮咛语,自是时人见处粗。

(0)

葛塘

筑圃依山曲,开门向水湄。

春风摇鼠梓,夜雨足凫茈。

但解髡能饮,焉知朔欲饥。

提壶花外转,催出眼前诗。

(0)

次韵向伯恭发句同游西宫见寄

久客倦尘鞅,薄游怜宝宫。

论文欣得甫,载酒愧非雄。

远岫入青眼,长江来好风。

诗成故超绝,千里看花骢。

(0)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四苏频陀尊者

石床之外,老松挺拔。玉瓶之中,山花自发。

手持如意,默而说似。梵帙不看,知离文字。

(0)

送通上人游庐山

少年四方志,一杖馀氎巾。

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

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

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

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

(0)

题清芬阁

先生遁世有高才,越国风烟入手来。

直以五言□治乱,何须一命寄尘埃。

放怀想觉乾坤小,□物能驱造化回。

贤矣远孙今善继,出入头角□云雷。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