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投君宿,维舟先问邻。
村烟寒结屋,山犬夜欺人。
居以违时僻,交因远至亲。
萧萧松月满,款客不妨贫。
薄暮投君宿,维舟先问邻。
村烟寒结屋,山犬夜欺人。
居以违时僻,交因远至亲。
萧萧松月满,款客不妨贫。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寒夜与范汭过黄习远萧萧斋宿得人字》描绘了一幅夜晚投宿山村的静谧画面。首句“薄暮投君宿”,点出时间已是傍晚,诗人来访友人,显示出友情的深厚。接着,“维舟先问邻”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谨慎和对主人的关心。
“村烟寒结屋”描绘了乡村傍晚炊烟袅袅,寒气笼罩着简陋的房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山犬夜欺人”则通过犬吠声,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以及可能的孤独感。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寓言自己为了友情而远离尘嚣,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居以违时僻,交因远至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即使生活环境偏远,因为朋友的亲近,反而显得更加亲密无间。最后两句“萧萧松月满,款客不妨贫”以松林中洒落的月光和主人的热情好客,展现出虽然生活简朴,但友情深厚,待客之道不因贫寒而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力量和生活的朴素之美。
善于谋国论纵横,上书能止十万兵。
闇于谋己亡其身,食客空有三千人。
身为大臣居奇货,即无李园祸亦大。
君不见,吕仲父,于国何亲蜀道苦。
黄山苍苍,申江洋洋,祀君名宦陈椒浆。
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
东风款款夜窗推,高枕青山入梦来。
不似希夷忘岁月,亦非刘阮入天台。
高山景仰兴徘徊,洞口红桃笑我来。
借问此中谁是主,閒云自在徬花隈。
苔径弯环绝点埃,峰峦如画锦屏开。
一行绿字深深见,点画分明近体裁。
何缘有梦作良媒,适见山书实快哉。
说与儿童浑不解,晓窗磨墨把诗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