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仄祠荒客倦看,乡人伏腊自衣冠。
疏篁秃柏晚何意,伏雪淹霜春未寒。
尚有生刍堪荐玉,岂因黄绢却回鞍。
男儿七尺应无限,矫首风尘万事难。
径仄祠荒客倦看,乡人伏腊自衣冠。
疏篁秃柏晚何意,伏雪淹霜春未寒。
尚有生刍堪荐玉,岂因黄绢却回鞍。
男儿七尺应无限,矫首风尘万事难。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过王烈妇祠祠有丘给事记》。诗人漫步在荒凉的祠堂前,感怀乡人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态度。他注意到尽管环境清冷,晚间的竹林稀疏、柏树光秃,但春天尚未真正寒冷,仿佛仍有生机潜藏其中。诗人感慨,即使生活简朴,如用粗草祭祀,也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前行。最后,他以豪迈的语气表达,男子汉七尺之躯承载着无尽的理想与抱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艰难困苦,仍要抬头挺胸,坚持自我。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有乾坤、清气入诗脾,随龙散神仙。
蘸西湖和墨,长空为纸,几度诗圆。
消得宫妃捧砚,夜烛照金莲。
试问隔屏坐,谁後谁先。
长是花香柳色,更风清月白,天入吟笺。
自霞觞误覆,谪下玉皇边。
笑随归、山中随隐,且醉拼、斗酒写新篇。
天应笑,呼来时後,记上襟船。
莫恨黄花瘦。
正千林、风霜摇落,暮秋时候。
晚节相看元不恶,采采东篱独秀。
试揽结、幽香盈手。
几劫修来方得到,与渊明、千载为知旧。
同冷淡,比兰友。
柴桑心事君知否。
把人间、功名富贵,付之尘垢。
不肯折腰营口腹,一笑归欤五柳。
怅此意、而今安有。
若得风流如此老,也何妨、相对无杯酒。
诗自可,了重九。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洲。
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
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
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
风流。
莫莫复休休。
白发渐盈头。
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
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
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