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树》
《庭树》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不是栽培力,谁容此处生。

细声饶客睡,斜影与邻清。

地窄根犹迸,秋迟叶未惊。

虞人虽欲伐,却怕损檐楹。

(0)
注释
栽培:人工种植。
饶:使……得以,此处指帮助。
迸:奋力生长,突出生命力。
虞人:古代管理山林的人,这里指猎人。
翻译
这不是人工种植的力量,谁能允许它在这里生长。
微弱的声音让过客得以安睡,斜照的光影给邻居带来清凉。
土地狭窄,根系仍奋力生长,秋天来得晚,叶子也不觉惊讶。
尽管猎人想砍伐,却又担心会损坏屋檐和梁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虑的庭院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和保护意识。"不是栽培力,谁容此处生"表明这棵树并非刻意栽培,它能在这里生长已是一种幸运,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尊重。

"细声饶客睡,斜影与邻清"写出了树木为周围环境带来宁静和清凉。细声可能是风吹过叶间的声音,它使得路过的旅客也感到沉醉欲睡。而斜影,即树影,给四周带来了阴凉,与邻近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

"地窄根犹迸,秋迟叶未惊"则描绘了树木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即便土地狭窄,树木的根部依然坚持生长,而到了秋天,树叶尚未改变颜色,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

最后两句"虞人虽欲伐,却怕损檐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棵树可能面临被砍伐的忧虑。虞人指的是想砍伐树木的人,但他们因为担心会损坏到屋檐和门框(檐楹),而最终选择保留。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中一棵树的情景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爱护之情,以及对生命尊严的体察。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雪鸿池上月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澄心共藻芳池水,浪迹看君真泛凫。

阿阁望随云外远,小亭愁与月同孤。

莫听风笛伤南浦,且系兰舟倾玉壶。

后夜有怀何处寄,一藜寒影对河图。

(0)

登三台山

仙台近西郭,香雾涌珠林。

翠竹风长软,碧桃春自深。

中天龙虎会,永夜斗星临。

珍重王乔宴,丹筵色色金。

(0)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其一

一翰飞三策,东莱贶草庐。

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

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

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

(0)

吊达奚司空次苏应机原韵·其二

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

祇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

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

(0)

雨夜

凉风入窗户,翻我读残书。

叶落苔阶寂,春閒木榻虚。

阴晴看异局,伎俩笑迂儒。

搔首独长啸,幡怀太古初。

(0)

社日过东阿

长途犹旅食,谁与换春衣。

榆社人初散,茅檐燕已归。

河流经岸断,垄树入烟微。

忽见南来雁,乡心相逐飞。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