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晋用古原有,虢灭虞寒君所知。
鹬蚌相持渔者利,蛟龙得水主人危。
俄皇已启东封志,英主宁能北面谁。
幸睦中朝全小国,两家合力保高骊。
楚材晋用古原有,虢灭虞寒君所知。
鹬蚌相持渔者利,蛟龙得水主人危。
俄皇已启东封志,英主宁能北面谁。
幸睦中朝全小国,两家合力保高骊。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子,探讨了权力与合作之间的微妙关系。首联“楚材晋用古原有,虢灭虞寒君所知”引用了春秋时期的“楚材晋用”和“虢灭虞”的故事,前者比喻人才被他国所用,后者则暗示弱国被强国吞并的悲剧,以此引出后文对权力与利益的讨论。
颔联“鹬蚌相持渔者利,蛟龙得水主人危”运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双方争斗时,第三方坐收渔利的情景。接着,“蛟龙得水”则比喻强者得势,但同时也暗含着强者可能对盟友构成威胁的意思,巧妙地表达了权力与合作中的复杂性。
颈联“俄皇已启东封志,英主宁能北面谁”提到了俄国和英国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大国之间可能存在的领土野心和权力博弈。通过“东封”和“北面”这两个词,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强调了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
尾联“幸睦中朝全小国,两家合力保高骊”表达了对和平共处、相互支持的期望,希望大国之间能够保持友好关系,共同保护小国的安全与稳定。这一句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国际合作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境的结合,深刻探讨了权力、合作与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英声初发。记舍选齐驱,祖鞭先著。
风月平分,尊罍谈旧,各已苍颜白发。
屈指待拚一醉,祝生申嵩岳。
怎知道,为清湘□润,暂移贤杰。休说。
予心渴,里巷争先,拟持杯阶闼。
毕竟人间,赏心乐事,种种尽归缘法。
拈取瑞香一瓣,爇向湘山名刹。
无量寿,和一身见在,两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