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
《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古风

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

莫君一卷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

问君此卷有何珍,流传显晦经几人?

君言是物少微识,残筹黯黮不能神。

豪家但知贵锦被,陋巷谁复传案巾?

黔县令君持赠我,始吐光怪干星辰。

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里尘。

祭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自新。

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

就中一字百接讨,诘难蜂起何龈龈!

暗与此本相符契,古辙正合今时轮。

乃知二徐尚卤莽,治误几辈空因循。

我闻此言神一快,有如枯柳指马疥。

我昔趋朝陪庶尹,颇究六书医顽蠢。

四海干戈驱迫忙,十年髀肉消磨尽。

却思南阁老祭酒,旧学于我复何有。

安得普天息欃枪,归去闭户注《凡将》。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曾国藩所作的《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通过对一本珍贵的唐本的描绘,表达了对古籍传承价值的赞赏以及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诗中以“森森多于笋”的图书馆景象开篇,强调了书籍的丰富,然后指出这卷唐本的稀有和非凡,源自元和时期。诗人询问其独特之处,认为它历经沧桑,虽残缺但仍能焕发光芒。

接着,诗人对比豪富之家只看重华丽外表,而陋巷学者却忽视了它的价值,赞扬黔县令将其赠予自己,使它重见天日。书中仅存的二百字犹如古镜拂去尘埃,内容独特,区别于流俗。诗人感叹乾嘉老儒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对学术难题的深入探究。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学术历程,感慨若能回归学术研究,将更有意义。整首诗寓含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学术精神的敬仰,体现了曾国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望西山·其二

翠微幽径入云斜,矮屋疏篱三两家。

到晚千峰衔落日,红莲朵朵罨窗纱。

(0)

朱明迟度丹霄上,万籁无声静棼响。

暑气生侵玳瑁床,凉飔不到文罗幌。

砌裂苔纹破篆痕,户饶梅润湿柱磉。

生憎蝉嘒聒耳烦,况复鸠鸣悬念想。

岂无沉李与浮瓜,林园坐?层轩敞。

念彼公田待泽久,耕犁未举将生莽。

笠底老农畏赫曦,冰壶那忍独延爽。

吁嗟又复夏云半,宵瞻云汉徒首仰。

侧闻上苍心好生,解泽讵久迟长养。

扶桑涌现火轮红,夜以继日劳怅怏。

锦样三春忽忽过,炎炎永昼薰风荡。

何能习静学禅师,丈室安心息纷攘。

(0)

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其四

羽卫森翘出帝城,顺时清跸此巡行。

金吾底事频传警,便欲周知闾巷情。

(0)

秋英粲然可观感而有作

簇簇繁英各斗奇,短长秋色绕阶墀。

嵇含草木浑难备,崇嗣丹青宛在斯。

露浥忘忧方滟滟,日烘解笑正熙熙。

履霜转眼坚冰至,嗟尔芳华亦几时。

(0)

杨白花

映日因风斜处处,穿帘栖箔乱纷纷。

忽触美人迟暮感,星星点上石榴裙。

(0)

塞下曲五首·其三

拂云堆上望岩峣,火遍秋原白草烧。

数骑南来鸣镝响,边人探是射生雕。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