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曛雨濯半飘零,旋采虬枝荫广庭。
风动细香还泛泛,露滋新叶更青青。
虽惭剪伐劳斤斧,犹胜烧燃竞爝萤。
凉夜苍龙尚吟啸,坐看明月入重扃。
日曛雨濯半飘零,旋采虬枝荫广庭。
风动细香还泛泛,露滋新叶更青青。
虽惭剪伐劳斤斧,犹胜烧燃竞爝萤。
凉夜苍龙尚吟啸,坐看明月入重扃。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生长之景。首句“日曛雨濯半飘零”,以日落雨洗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暗示了松树在风雨洗礼后,部分枝叶已凋零的状态。接着,“旋采虬枝荫广庭”一句,通过“旋采”和“虬枝”的描绘,展现了人们采集松树枝条,为庭院增添绿意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风动细香还泛泛,露滋新叶更青青”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风吹动松树,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露水滋润新生叶片,使其更加翠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这里不仅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虽惭剪伐劳斤斧,犹胜烧燃竞爝萤”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即使遭受修剪,也不如被焚烧成光亮的萤火虫那样短暂而无意义。这不仅是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凉夜苍龙尚吟啸,坐看明月入重扃”两句,将松树比作苍龙,在凉爽的夜晚吟啸,仿佛与明月对话,充满了神秘与诗意。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描绘,展现了松树坚韧的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