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葛待制·其二》
《答葛待制·其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终朝圆觉不曾迷,底事劳生强是非。

一扫浮云纤芥尽,个中心月自光辉。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终朝圆觉不曾迷”,“终朝”意味着整个白天,暗示着诗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觉醒是不被迷惑的关键。“圆觉”在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概念,即全面而深刻的觉悟。诗人强调的是,即使在忙碌的一天中,也应保持这种觉悟状态,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次句“底事劳生强是非”,“劳生”指忙碌的生活,“强是非”则是勉强分辨对错的意思。诗人在此质疑为何要在繁忙的生活中强求分辨是非,这似乎是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反问,暗示了对追求外在成功和对错评判的怀疑。

第三句“一扫浮云纤芥尽”,“浮云”常用来比喻世间的烦恼和杂念,此处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忧虑。诗人说这些困扰如同浮云一般,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就能将其一扫而空,达到心灵的纯净状态。“纤芥尽”则强调了清除得彻底,不留痕迹。

最后一句“个中心月自光辉”,“个中”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心灵深处,“心月”则是一种比喻,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智慧。诗人在此表达,当心灵达到纯净的状态时,内在的智慧和光明自然会显现出来,如同明月照亮夜空。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赞美,也是对内在力量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觉醒,以及如何通过内心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扰,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光辉。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兰陵王.赋胡伯雨别业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

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

沙鸟依稀曾识。

啼鸧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残碑藓痕积。

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碧瑶仙去苍云隔。

飞一镜秋冷,列屏天远,鸡声人语半郊邑。

寄情又江国。愁寂。怕闻笛。正怨苦溪猿,飞倦汀翼。

阴阴翡翠迷津驿。慨世事尘化,吾心形役。

清吟孤往,渺醉影,夜翠湿。

(0)

南国冠儒林,年高便息心。

(0)

德寿宫即事六首·其三

宴归还驾七香车,一夕天开六出花。

瑞色先凝紫宸殿,春光重到玉皇家。

(0)

扈从朝献四首·其三

扈从齐宫每赐茶,玉瓯常瀹建溪芽。

今朝值雨传宣免,只向阶前侍翠华。

(0)

行宫口号二首·其一

绛阙前头天阙横,春烟收尽两峰青。

中流淮水成河汉,旁列钟山作御屏。

(0)

失调名

潇潇暮雨,梨花寒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