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成即事》
《净成即事》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日上高山影渐低,万峰松竹醉如泥。

下方相视谁同异,上界分剂有觉迷。

短景易从千劫量,遐龄偏与一毫齐。

此心知向何人道,我自东行汝自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日升日落的自然景象,以及对时间、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首句“日上高山影渐低”,以日出时分的光影变化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接着,“万峰松竹醉如泥”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松树和竹子描绘得仿佛沉浸在某种神秘的醉意之中,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

“下方相视谁同异,上界分剂有觉迷”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下方与上方的不同景象,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方的世界或许平凡而具体,而上方的宇宙则充满了未知与奥秘。这一对比暗示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与困惑。

“短景易从千劫量,遐龄偏与一毫齐”进一步探讨时间与生命的主题。诗人认为短暂的生命如同千年时光的缩影,而长寿也仅仅与微小的一毫相等,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最后,“此心知向何人道,我自东行汝自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探索的旅程。他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但最终意识到,这样的理解只能来自于自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无法完全被他人所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在探索自我认知过程中的孤独与坚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上吴居父·其二

庙堂陶铸人才尽,流落江淮老病身。

尚踏槐花随举子,不知邓禹是何人。

(0)

原仲红酿甚佳尝有十壶之约小诗发一笑

广文挟书门户闭,广文置书尊罍开。

但欣引人著胜地,岂暇问客从何来。

走浪畦风初绿稻,屑尘村雨欲黄梅。

十泓琥珀今馀几,垒块非浇不可摧。

(0)

谕俗·其十一

未须葺吾庐,且复修吾仓。

求安当卜居,求饱当聚粮。

营生力有限,先此计颇长。

去年稻盈畦,避寇不得将。

新芽雨后白,卧穗霜中黄。

鳏茕有饥色,寇衅馀稻粮。

解衣易升斗,糠秕随风扬。

休嗟昔艰难,喜兹岁丰穰。

邻翁为人耕,贮粟不盈箱。

溪头廪与囷,累累已相望。

(0)

梅花曲·其二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

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

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

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不须更御铅黄。

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

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

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0)

赠小苏

昔日闻苏小,今朝见小苏。

未知苏小貌,得似小苏无。

(0)

明堂庆成五首·其二

芝房羽驾备通宵,昧爽天兴辇路遥。

原庙出游卑汉祀,太清先献踵唐朝。

冕旒穆穆升前殿,钟石锵锵达九霄。

谬忝侍臣分奏告,嘉觞肃荐遍宗祧。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