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浞犹稽命,新都久未平。
留滞淹三楚,巑岏保一城。
终当抚期运,伐罪吊苍生。
寒浞犹稽命,新都久未平。
留滞淹三楚,巑岏保一城。
终当抚期运,伐罪吊苍生。
此诗出自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手,名为《寒浞犹稽命》。诗中描绘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与对平定战乱、安抚百姓的渴望。
首句“寒浞犹稽命”,寒浞为古代传说中的恶人,此处借指乱世中的暴君或叛逆者,他们尚未接受正统的命令,暗示着社会秩序仍未恢复。接着,“新都久未平”进一步点明了局势的动荡,新建立的都城长时间未能安定下来,暗含对时局的担忧。
“留滞淹三楚”描述了作者在南方地区滞留已久,这里的“三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暗示了作者可能因战事或政治原因滞留于此,无法返回朝廷或家乡。“巑岏保一城”则表达了作者坚守孤城的决心,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危险,也要保护这一城的安宁。
最后两句“终当抚期运,伐罪吊苍生”展现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他坚信最终能够把握时机,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平定叛乱,惩罚罪恶,哀悼受苦的民众。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人民安宁的深切期盼,以及他作为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五言诗通过描绘乱世景象和表达个人理想,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作者对于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