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
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洲。
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
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洲。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八十)》,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寒灯与鬼魂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阴冷、诡异的氛围,而夜雨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绪,仿佛连自然界的雨滴都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洲”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隔阂感。蓬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或难以到达的地方,这里象征着诗人与理想、与远方的隔阂;而海客和瀛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航海者和仙岛,暗示着诗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但现实的重重阻碍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向往,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中独特的艺术风格。
正月二月春风微,?东?西花乱飞。
着水才冲青雀舫,因风复上白鸥矶。
此日一杯人易老,他时千树春能好。
总令游子步常迟,更虑行人归不早。
飞花往往别前轻,白发年年离处生。
芳草但知萦去骑,绿杨何用送流莺。
两载还故庐,幽意颇渐适。
方与海滨老,农谈忘日夕。
朝看驱牛出,暮见栖鸟息。
时复北窗下,对客娱篇籍。
揆予从薄宦,谦下祖老易。
秩匪三千钟,愿过六百石。
剪蓬蒋诩园,载酒扬雄宅。
息影辞嚣烦,秉心庶静默。
奈何舍此去,慨焉悲物役。
多谢南山云,岁晚迟来客。
未登衡岳寺,先看衡岳松。
清阴夹道植,翠色百里封。
左右分偃盖,前后引扶筇。
天清下鸾鹤,风至舞虬龙。
俯瞰千寻壑,直上万仞峰。
穹标倚霞岭,逸韵答石淙。
凉荫苍苔石,香袭丹桂丛。
我来值穷秋,凄凄霜露浓。
既钦淩寒节,复惬幽赏悰。时见松下人,采芝?紫茸。
思愿从之游,耸身青云中。
何时鍊金液,于此驾轻鸿。
昔予游海上,灵山屡淹泊。
海峤气长春,玉窗桃未落。
仙者四五辈,流霞劝春爵。
归来入汉宫,谒帝蓬莱阁。
韶光暮春月,京华逐行乐。
结侣过前蹊,游仙慕丹壑。
丹壑何迢遥,前蹊发红萼。
移处乍绯绯,看时即灼灼。
接叶隐啼莺,交枝舞青雀。
愿栽东海桃,不种西山药。
黄子辞世氛,夙有绥山约。
庄生早结绶,半醉称臣朔。
予非避世人,君岂问津客。
再至宁当迷,来朝恣欢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