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丘尉赴试南宫》
《送丘尉赴试南宫》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

士习艺文争擢第,君明经术合传家。

莫言黄绶官犹小,须信青云路不赊。

好上汉廷晁董对,要令吾道益光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iūwèishìnángōng
sòng / fèi

guāndǐngshèngjìnshēnduōhǎinèijīnshùyǒngjiā

shìwénzhēngzhuójūnmíngjīngshùchuánjiā

yánhuángshòuguānyóuxiǎoxìnqīngyúnshē

hǎoshànghàntíngcháodǒngduìyàolìngdàoguānghuá

注释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代指士大夫阶层。
缙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士大夫。
擢第:科举考试中选,取得功名。
黄绶:古代低级官员的印绶,象征官职不大。
青云路:比喻仕途升迁的道路。
晁董:指晁错和董仲舒,均为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
吾道:指儒家的学术或主张。
光华:光辉,这里指使学说更加显赫。
翻译
士大夫阶层繁盛,缙绅众多,如今全国以永嘉为数。
读书人热衷于科举考试,争取登第,如果君主贤明,治学之道应代代相传。
不要说小小的黄绶官微不足道,要知道仕途晋升的道路并非遥不可及。
希望能在朝廷上像晁错、董仲舒那样建言献策,让我们的学说更加发扬光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士人赴考之景,表达了对考生的鼓励和美好祝愿。开篇“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两句,通过儒生众多、人才济济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学术繁荣的时代背景,"海内"指整个国家,"数永嘉"则是对人才辈出的赞美。

接下来的“士习艺文争擢第,君明经术合传家”两句,从士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他们在学习和文学上的竞争,以及对经典的研究与家风的传承。"士习艺文"指士人修习文学,"争擢第"则是指考试中互相较量、力求超越。"君明经术"表达了对君主掌握经学知识的肯定,而"合传家"则强调了家族文化和学术的延续。

第三句“莫言黄绶官犹小,须信青云路不赊”是对考生的一种鼓励。"莫言黄绶官犹小"意味着不要认为自己因为年轻或职位低微而感到不足,而"须信青云路不赊"则是说应该相信自己的才能和道路不会受阻,能够一帆风顺。

最后两句“好上汉廷晁董对,要令吾道益光华”表达了希望考生能在朝堂上与古代贤人(如晁、董)相媲美,并且让自己的学问之道更加明亮辉煌。这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期待,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的愿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考生以及学术文化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题画四首·其二

绣壁崚嶒森怪立,虬松夭矫相攫执。

脩髯怒甲争奋跃,洒淅疑乘风雨入。

茑萝蒙密昼长阴,云气淋漓晴亦湿。

复涧兼藏嵌窦深,空林恍听翻涛急。

在谷幽人不可招,白日此中容易匿。

(0)

友人设饮病不赴

荒村犹病卧,空愧故交深。

复有高堂宴,无如伏枕心。

寒郊悬日影,平楚带秋阴。

向夕东城望,宁知伫立吟。

(0)

袁州对雪何笋亭侍御

宜春台边同暮云,宜春城下雪纷纷。

初随鸣雨喧相集,转入飘风静不闻。

银烛并回摇乍暝,金尊独对散微曛。

因怀骢马江城夜,客况曾经可问君。

(0)

江干曲二首·其一

送君曾水上,临水即相思。

不似钱塘水,潮来有信期。

(0)

寄王太史元思谪戍玉垒

学士两朝供奉年,上林词赋万人传。

一从玉垒长为客,几放金鸡未拟还。

闻道买田临灌口,能忘归马向秦川。

五陵他日多豪俊,空望城南尺五天。

(0)

沙河道中用王太史韵

晓日平郊远色分,皇家千障抱诸坟。

沾花车骑香闻露,过水冠裳润带云。

绣璧斜翻丹凤势,回沙细拥白蛇文。

词臣预喜瞻依地,宝篆穹牌七帝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