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
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
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
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
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送给即将赴任寿州判官的贤良陈。全诗描绘了对贤良陈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大海边疆、在偏远地区工作的人才的赞赏与稀缺感。"豪隽"指的是文辞华丽,这里的意思是人才难求。
"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这两句强调了对人才的渴望以及挑选人才的严格标准。"百汰"比喻寻找人才的艰难,"三薰"则表示通过多次筛选,终于得到新的优秀之才。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 这两句表达了希望贤良陈能够在其仕途中扬名立万,事业发展迅速。"声华"指的是美好的名声和才能,而"器业"则是指个人的事业。
"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贤良陈未来能够惠及民众、带来长久的福祉而非仅仅是短暂的功名的美好祝愿。"佗日"意指日复一日的希望,"苍生"则泛指广大的人群。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在送别之际表达了对贤良陈个人的期望,也寄寓着对其能够在任上有所作为、惠泽百姓的美好祝愿。
峡过西陵秀自钟,明公遇主更寅恭。
华阴经学尊杨震,江左时名借顾雍。
铨部昔年收白屋,银台封事入金墉。
陪京曾统舟师役,截海全清戍垒烽。
网纪百僚欢圣日,班行八座蹑仙踪。
独持邦法秋为省,常待家租岁有供。
置驿宾朋频请谢,楗扉文史每从容。
望中霞色三千丈,赋里烟花几万重。
缑氏玉笙吹似凤,关门紫气识犹龙。
篸山不隔玄君宅,衡岳长连石廪峰。
早曙此时餐沆瀣,清尊何处傍芙蓉。
授书客去将辞汉,圯上还能访赤松。
君不见万君魁垒边关士,读书万卷笔为耜。
长安射策见天子,二十声名满人耳。
试令南阳白水乡,更以元城沙麓宰。
我昔燕中一遇之,和歌忽散荆高市。
玺书频赐偃师侯,楼橹直望扶风时。
飘蓬去住隔会面,七年稍复执鞭弭。
宝坁授邑历试劳,轻辀熟路今三仕。
君之前令丁与詹,我幸同官西署里。
共将边略推腾骧,何限时才让开美。
君不见茂陵万修宰,信都将军河北封槐里。
又不见江东万彧镇,巴丘丞相吴邦冠青史。
奕世名家不乏人,中原几见翔麟紫。
矫首长安日望君,丁詹二子长相俟。
及瓜斗酒出都亭,东方车骑翩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