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投主人,不待卸鞭箠。
颜尘尚未浣,已渡向他之。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
细鬼胜巨人,量汝必有知。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
辟彼筵宴时,朱紫栉巾綦。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
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
转眼即天明,请君听鸡啼。
逆旅投主人,不待卸鞭箠。
颜尘尚未浣,已渡向他之。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
细鬼胜巨人,量汝必有知。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
辟彼筵宴时,朱紫栉巾綦。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
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
转眼即天明,请君听鸡啼。
这首诗名为《哀殇(其二)》,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诗中描绘了在旅途中投宿他人家中的情景,以及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首句“逆旅投主人,不待卸鞭箠”描述了诗人旅途劳顿,急于投宿,连马鞭和马箠都来不及卸下。接着,“颜尘尚未浣,已渡向他之”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匆忙,连脸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洗净就匆匆赶路。
“来如风过林,去若鸟辞枝”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进的速度之快,如同风吹过树林,又如鸟儿离开树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细鬼胜巨人,量汝必有知”一句,通过对比小鬼与巨人的力量,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理解与尊重。
“吾欲痛哭汝,恐汝笑吾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为逝者表达深切的哀思,又担心这种情感显得过于愚痴。
“辟彼筵宴时,朱紫栉巾綦”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宴会场景,众人穿着华丽,热闹非凡,与后文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一宾偶先去,诸客尽歔唏”描述了当一位宾客先行离去时,其他宾客的哀叹与惋惜,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共鸣。
“去者固太早,歔者亦何迷”表达了对逝者离世过早的感慨,以及对生者因哀伤而迷惑状态的理解。
最后,“转眼即天明,请君听鸡啼”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时光,如同鸡鸣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寓意着生活还要继续,哀伤过后,应向前看。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大浃关山甲马中,眼前忍使酒尊空?
苏家软饱斟三白,叶子新筹斗六红。
忽顾亲孥思橘隐,转愁宴会等萍蓬。
有书可鬻衣堪质,吾道于今尚未穷。
健脚担我装,引我河壖行。
西来落叶风,厉与高沙撄。
黄流势多阻,掠岸无雄声。
远从楚山末,荡薄残阳明。
楚山如我眉,苦含憔悴青。
残阳如我愁,惨照横八溟。
黄流如我心,急去无留停。
使我惝恍中,百念违平生。
沽帘出茅店,坐且浊酒倾。
自扑衣上埃,略使肢骨轻。
万鸟趋过前,四望云欲冥。
醉还击箸歌,闻者多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