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其七》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其七》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

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

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

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

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

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

(0)
注释
儿子:家庭中的一个孩子。
三四州:形容四处流浪。
辛苦:艰难困苦。
农圃俦:像农夫一样。
修竹:高雅的竹子。
清流:清澈的溪流。
薪水忧:农事上的艰辛和忧虑。
北归日:回归家乡的日子。
此劳:这些辛劳。
鹿门: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前修:前人的榜样或先贤。
翻译
我家有个小儿子,四处流浪漂泊。
辛勤劳苦无人识,如今成了农夫一类人。
他在乡间买了田地,旁边有修长的竹林。
虽然无力帮你更多,但愿能分担你的农事之忧。
常常想起你往北回家的日子,这些辛劳难以轻易回报。
我只能给你留下安宁,鹿门山上有前辈的榜样在前。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对兄弟困境的关心之情的诗句。开篇“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直接描绘了家庭成员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四散流离失所的艰难处境。“辛苦见不识,今与农圃俦”则表明兄弟们在异乡他地的辛酸劳作,他们如同农夫一般,在田间耕耘劳作,只为糊口度日。接着“买田带修竹,筑室依清流”描绘了诗人对兄弟们最终能够在异乡找到一片可以栖身之地的愿望,这里通过购买土地、种植竹子和建造房屋来表现他们对安定生活的追求。

然而“未能遣一力,分汝薪水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兄弟们仍需面对的柴米之忧感到无力相助的悲哀。接着“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们渴望回家的深切乡愁,以及这种离别之苦难以报答。

最后“我独遗以安,鹿门有前修”中,“我独遗以安”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能够为兄弟留下一份平安,而“鹿门有前修”则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对兄弟们的美好祝愿,如同古代圣贤在鹿门山修身养性,期待他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操守和品德。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充满了深切的情感与对家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生活艰辛的无奈和悲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坡井

昔坡翁,凿此泉。得一龟,尚蜿蜒。化为石,吐甘涎。

味旨哉,名遂传。铁为栏,护千年。饮者寿,民之天。

(0)

粤江四首·其四

十年不上黄金台,浩思临风不易裁。

无情也笑长江水,南北年年送往来。

(0)

次韵方选部叔贤赠别

世臣分敢比山林,颜乐于今久绎寻。

随柳傍花如有意,行云流水却无心。

小西湖畔波涛杳,宴乐亭前竹木森。

未到朱陵天广大,休将意见测高深。

(0)

闻见素先生谢事归莆阳喜而有作

经营劳勚鬓搔银,西蜀功成便乞身。

一舸图书只如旧,八壶风月又从新。

交游晚觉江山远,色笑空亲梦寐频。

安得病躯生羽翼,乘春飞去木兰津。

(0)

秋夜闻鹃

霜满头颅月满衣,数声啼血上花枝。

长安路上多行客,莫向愁中怨未归。

(0)

癸丑五十作

忽忽光阴五十过,半生回首愧蹉跎。

云霄万里飞鸿远,江海千寻数罟多。

贫病独嗟原宪在,穷途无奈阮公何。

枌榆社酒浑忘醉,明月清风且放歌。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