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绝一悬崖,跻攀断云术。
却从烟际渡,如捣鼋鼍窟。
洞口出波心,萦阶琢山骨。
扪摩石压面,登顿头低膝。
涧绝施层栈,厓巉引脩繂。
缭绕蜗旋壳,高庳蚁封垤。
诡幻非一态,奇崄难具悉。
行人去窅窅,忽讶半空出。
大士趺莲花,慈容照慧日。
阳鏬漏天光,阴窦秘泉潏。
碍石过云迟,飘帆转溜疾。
蹑景忽如驰,回睇惘若失。
清游难久恋,灵迹洵无匹。
陡绝一悬崖,跻攀断云术。
却从烟际渡,如捣鼋鼍窟。
洞口出波心,萦阶琢山骨。
扪摩石压面,登顿头低膝。
涧绝施层栈,厓巉引脩繂。
缭绕蜗旋壳,高庳蚁封垤。
诡幻非一态,奇崄难具悉。
行人去窅窅,忽讶半空出。
大士趺莲花,慈容照慧日。
阳鏬漏天光,阴窦秘泉潏。
碍石过云迟,飘帆转溜疾。
蹑景忽如驰,回睇惘若失。
清游难久恋,灵迹洵无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观音岩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以“陡绝一悬崖,跻攀断云术”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观音岩险峻的地形,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峭壁,让人感受到攀登的艰难与壮丽。接着,“却从烟际渡,如捣鼋鼍窟”,通过想象穿越烟雾,探索深藏于山间的神秘洞穴,营造了一种探险的氛围。
随后,“洞口出波心,萦阶琢山骨”,诗人将视线转向洞穴内部,描述了洞口与山体的巧妙融合,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下来的“扪摩石压面,登顿头低膝”,则细腻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以及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涧绝施层栈,厓巉引脩繂”描绘了山间小径与悬崖峭壁的交错,展示了登山路径的复杂与险峻。而“缭绕蜗旋壳,高庳蚁封垤”则以蜗牛壳和蚂蚁堆为喻,形象地表现了山势的蜿蜒曲折与高低起伏。
“诡幻非一态,奇崄难具悉”表达了观音岩景色的多变与奇特,难以一一详尽描述。最后,“行人去窅窅,忽讶半空出”描绘了行人在山中穿行,突然发现置身于半空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宏大与神秘。
“大士趺莲花,慈容照慧日”将观音岩比作佛像,慈祥的面容照亮了智慧的日光,赋予了这个地方神圣的色彩。而“阳鏬漏天光,阴窦秘泉潏”则描绘了阳光透过岩石缝隙洒落大地,阴暗处泉水涌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碍石过云迟,飘帆转溜疾”通过障碍物与云彩、船只与水流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自然现象的速度与节奏。接下来,“蹑景忽如驰,回睇惘若失”则表达了在快速移动的光影中迷失方向的感受,以及对美景的留恋。
最后,“清游难久恋,灵迹洵无匹”总结了这次游览虽短暂,但观音岩的独特魅力令人难以忘怀,强调了其非凡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岩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山房阒静久,荒草过人头。
我今持一尊,送君东海游。
东海未云远,君情何悠悠。
结交结知己,气味贵相投。
丈夫较分量,天地本同流。
群儿弄骚墨,开口笑伊周。
伊周亦何损,末俗吁可忧。
昨得王户曹,誉之不容休。
明当解缆去,还忆此地不。
愿言树根本,好向卑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