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这首诗名为《破镜》,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浓郁,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首句“玉匣清光不复持”以玉匣比喻镜子,原本清澈透明的镜面如今破裂,不再能反射出清光,象征着美好的东西一旦破碎便无法恢复。"菱花散乱月轮亏"则是指镜子破裂后,原本完整的月亮在其表面上显得参差不齐,映照出的是一个缺损的圆形,增添了一份哀伤之感。
接着,“秦台一照山鸡后”中的“秦台”通常被认为是古代皇家建筑的遗迹,而“山鸡”则指夜间的孤鸣。诗人在这里借用历史遗迹和孤独的鸟鸣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仿佛那破碎的镜子照亮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
最后一句“便是孤鸾罢舞时”,以“孤鸾”比喻自己,是一种传说中的孤独生物,只有在夜晚才会展翅飞翔。这里的“罢舞”则意味着最终的告别和结束。这两字增添了一份决绝,似乎诗人已经接受了现实的无常和美好的消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破碎镜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不可复返的哀愁,以及面对这种失落时的孤独感受。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
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
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
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
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
自昔兴衰看乐府,秪如伊州与梁州。
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李周弹筝歌》【唐·吴融】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haSSf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