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名为《提刑张司封同年垂访别郡以诗为谢》。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日景象,并且表明诗人与张司封在精神上共享这一美好时光,超越了世俗的羁绊。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一种神圣化的认识,将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作共同占卜和分享天上的荣耀。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这里诗人通过设想中的盛大宴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贵和深厚的怀念之情。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希望这份情谊能够如同美好的声音一样,被世人所铭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间的情谊深厚和文化素养。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