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
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
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禽言四首(其三)山鸟》,描绘了一幅悲凉的家庭画面。诗中以婆饼焦而不被儿子接受作为引子,暗示家庭的困境和变故。接下来,诗人通过提问“尔父向何之”,表达了对父亲去向的关切和疑惑。最后,写到母亲化为山石,形象地展现了家庭破裂后的悲剧,山鸟的啼叫更是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寓意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无法言表,只能以无尽的啼声表达。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禽鸟的视角,展现了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时,家庭破碎带来的深深哀痛,体现了宋诗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
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
清风两腋。
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
游船曾点空碧。
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
愁易极。
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
归来日夕。
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
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
风流,秀色明眸。
金莲步、度轻柔。
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
忆惜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
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
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
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
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
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
毕竟孤光长在,後夜重逢。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
炉焰麟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
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
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群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
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
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
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
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
阿谁倩、天女散浓香。
十分熏透霓裳。
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
忆佳人、执手诉离湘。
招蟾魄、和酒吸秋光。
碧云日暮何妨。
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