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西楼》
《登西楼》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楼影侵云百尺斜,行人楼上忆天涯。

情多自悔登临数,目极应惊怅望赊。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

潘郎何用悲秋色,祇此伤春发已华。

(0)
注释
楼影:楼的倒影。
侵云:插入云中。
行人:行走的人。
天涯:天边,远方。
情多:情感丰富。
自悔:自我后悔。
登临:登楼眺望。
怅望赊:长久地惆怅凝望。
平芜:平坦的草地。
古树:古老的树木。
残日:落日。
明霞:明亮的霞光。
潘郎:泛指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者,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悲秋色:为秋天的景色而悲伤。
伤春:感叹春天的消逝。
发已华:头发已经斑白,暗示岁月流逝。
翻译
楼影斜斜,高入云端,行人在楼上遥想远方。
情感深沉,自责频繁登楼远眺,目光所及,内心必感惆怅失落。
一曲悠长的平原延伸至古老的树木,夕阳残照映衬着绚丽的朝霞。
潘郎无需为秋天的景色悲伤,因为眼前正是春天的凋零,让人感叹时光匆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上下相望,秋意浓厚的景象。"楼影侵云百尺斜"写出了楼影拉长,直入云端,给人以深远之感。"行人楼上忆天涯"则透露出诗人登楼所怀,是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和思念。

接下来两句"情多自悔登临数,目极应惊怅望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登临时的情感经历有着深刻的反思与悔恨,而眼前的景色又让人感到震惊和无尽的思索。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中的"一曲平芜"描绘了一片平坦的野地,"连古树"则是将这片野地与古老的树木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历史悠久、物是人非的情境。"半分残日带明霞"则写出了夕阳西下,余晖尚存的情况。

最后两句"潘郎何用悲秋色,祇此伤春发已华"中的"潘郎"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悲秋者,如唐代的潘峭等。诗人提问,为何要像他们那样对秋天感到悲伤?"祇此伤春发已华"则是说,仅仅是因为春天已经过去了花朵们也凋零了,这就足以让人心生哀伤。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和盛中叔侍郎斋宿唱酬

谁谓南宫夜直频,宿斋清集迥难亲。

翼朝唯幸窥新什,三纪尤欣叙古人。

共庆球琳已华国,独惭樗散谩先春。

更将鄙句追诗战,盖耻韬弓托负薪。

(0)

和正月十七日携具见约

远宦随时且自娱,看看受代又脂车。

燃灯初过忘岑寂,极目相从接绪馀。

瘴雾催花锦零乱,春风吹鬓雪稀疏。

追怀古语成新咏,万事无非酒破除。

(0)

和答前福守林中散

使指频将念匪宜,闽山何敢惮驱驰。

荐贤锐意先推鹗,逐恶雄心肯问狸。

却愧裁篇为惠重,况当卧辙欲留时。

光芒照眼观华藻,遥想张芝墨满池。

(0)

中书张侍郎生日

薰风初泛舜弦声,崧岳储精王佐生。

巨室当时庆弧矢,熙朝今日赞机衡。

燕堂荣映台躔近,寿盏光浮昼景清。

愿祝修龄如卫武,长挥相笔化隆平。

(0)

探后园桃花二首·其一

忆对残花邀客醉,留连花下惜芳辰。

而今只待微红露,便向枝头觅旧春。

(0)

风琴

穴竹张弦耸碧空,不劳抑按任天风。

莫誇有智藏声足,须信无心触处通。

明月夜深飘更远,閒窗人静听何穷。

知音弗辨山兼水,都在洪钧一噫中。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