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影侵云百尺斜,行人楼上忆天涯。
情多自悔登临数,目极应惊怅望赊。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
潘郎何用悲秋色,祇此伤春发已华。
楼影侵云百尺斜,行人楼上忆天涯。
情多自悔登临数,目极应惊怅望赊。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
潘郎何用悲秋色,祇此伤春发已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上下相望,秋意浓厚的景象。"楼影侵云百尺斜"写出了楼影拉长,直入云端,给人以深远之感。"行人楼上忆天涯"则透露出诗人登楼所怀,是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和思念。
接下来两句"情多自悔登临数,目极应惊怅望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登临时的情感经历有着深刻的反思与悔恨,而眼前的景色又让人感到震惊和无尽的思索。
"一曲平芜连古树,半分残日带明霞"中的"一曲平芜"描绘了一片平坦的野地,"连古树"则是将这片野地与古老的树木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历史悠久、物是人非的情境。"半分残日带明霞"则写出了夕阳西下,余晖尚存的情况。
最后两句"潘郎何用悲秋色,祇此伤春发已华"中的"潘郎"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悲秋者,如唐代的潘峭等。诗人提问,为何要像他们那样对秋天感到悲伤?"祇此伤春发已华"则是说,仅仅是因为春天已经过去了花朵们也凋零了,这就足以让人心生哀伤。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