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六》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六》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荐福崇新搆,能仁拓旧基。

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

法力金容耀,毫光玉髻披。

恒沙登觉岸,阿耨渡香池。

五蕴空罗刹,三摩驾辟支。

千身菩萨现,九劫梵王离。

幻化天魔伏,灵通地藏知。

运开龙汉后,年纪赤明时。

鹿女衔花献,猿孙拾橡嬉。

楗关驯虎豹,伏砌断蛟魑。

古树撑崖出,寒花抱石敧。

飞萝悬绝磴,夹筱蔽清漪。

生老偏愁病,贪嗔独恋痴。

道存无尽藏,劫满阿僧祗。

舍宅王珣癖,过门杜甫饥。

芒鞋万峰雪,岁晚入蛾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首句“荐福崇新搆,能仁拓旧基”点明了佛寺的扩建与拓展,象征着佛法的弘扬与传播。接下来的“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则以身毒和竺乾为喻,赞美了佛寺建筑的宏伟与独特风格。

“法力金容耀,毫光玉髻披”描绘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金光闪耀,毫光披散,展现出佛法的光辉与智慧。接着,“恒沙登觉岸,阿耨渡香池”运用佛教术语,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佛法的指引,从烦恼的彼岸到达觉悟的彼岸,渡过人生的苦海。

“五蕴空罗刹,三摩驾辟支”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即通过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空性,达到解脱,同时强调了三摩地(禅定)与辟支佛(独觉)的修行路径。

“千身菩萨现,九劫梵王离”描绘了菩萨的化身与梵王的解脱,体现了佛教中菩萨度化众生与诸神灵的解脱之道。随后,“幻化天魔伏,灵通地藏知”表现了佛法对天魔的征服与地藏菩萨的灵性通达。

“运开龙汉后,年纪赤明时”暗示了佛法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从远古到未来,佛法永续不衰。接下来的“鹿女衔花献,猿孙拾橡嬉”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形象,展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楗关驯虎豹,伏砌断蛟魑”则象征佛法的威力,能够驯服野兽,斩断邪恶,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秩序。最后,“古树撑崖出,寒花抱石敧”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与前文形成呼应,强调了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以排律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秋兰三绝·其三

砌蜡成花浅带黄,紫茎绿叶媚秋光。

不吟尚自清羸甚,怪得诗腰肖沈郎。

(0)

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

杜宇声中历翠微,涧泉决决泻幽奇。

与君笑入白云去,柱杖前头尽是诗。

(0)

怀归

全家索米又边头,冷落南湖一镜秋。

了却眼前儿女债,买蓑烟际伴闲鸥。

(0)

次邬文伯城南夜归韵

孤屿清江落木天,十分诗思满归船。

岩犀稛载香浮鼻,一味书窗恼夜眠。

(0)

东林云上人见过

瘦藤十载别康庐,五老山中安稳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为言面目带清臞。

(0)

故仁寿簿张府君挽诗览府君事状见其居靖康国难时读李晟传慷慨不觉泪下衋然有感于中作诗哀之

羊肸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夫君今则亡,遗言空复存。

乃能使余悲,览之涕澜翻。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四溟波荡沃,公方卧山樊。

忽抚西平传,愤闷神飞鶱。

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櫜鞬。

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

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

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

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

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

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

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

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