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书能念我,空谷喜闻音。
把玩琅玕色,招摇松桂心。
暮云宜雪舫,明月思瑶琴。
寂寞临文兴,无知懒至今。
尺书能念我,空谷喜闻音。
把玩琅玕色,招摇松桂心。
暮云宜雪舫,明月思瑶琴。
寂寞临文兴,无知懒至今。
这首明代林挺的《答潘君理书寄》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内心情感与想象中的场景。
首联“尺书能念我,空谷喜闻音”,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书信的珍视与喜悦之情。在寂静的山谷中,一封简短的书信如同清风般带来远方的问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慰藉。
颔联“把玩琅玕色,招摇松桂心”,进一步展开诗人内心的活动。琅玕,常指翠竹或美玉,这里象征着书信中所传达的美好情感。诗人仿佛在手中细细把玩,感受着这份来自远方的珍贵。同时,“招摇松桂心”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坚韧,如同松树和桂花一般,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
颈联“暮云宜雪舫,明月思瑶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傍晚的云彩与夜晚的明月,分别与“雪舫”和“瑶琴”相映成趣,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雪舫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瑶琴则是对艺术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寂寞临文兴,无知懒至今”,表达了诗人面对书信时的复杂心情。在孤独与寂寞中,诗人的文思被激发,但又因无人理解而感到无奈与疲惫。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友情、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
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
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
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
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
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
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
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