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入千山游大安寺》
《再入千山游大安寺》全文
清 / 王尔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深箐层崖蛇虎居,短衣匹马过来初。

峰奇乍若逢高士,境别浑如读异书。

双阙洞开苍壁迥,万山奔赴绀宫虚。

松林想见当时盛,拥翠惊涛势浩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踏入千山,游览大安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刻感受。首句“深箐层崖蛇虎居”,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山中险峻幽深的环境,仿佛蛇虎栖息于此,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氛围。接着,“短衣匹马过来初”则展现了作者独自一人,身着简朴衣物,骑着马匹,初入此地的情景,强调了旅途的自由与探险精神。

“峰奇乍若逢高士,境别浑如读异书”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奇峰峻岭比作遇见高雅之士,将陌生的环境比作阅读奇异的书籍,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惊喜与赞叹,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

“双阙洞开苍壁迥,万山奔赴绀宫虚”描绘了大安寺所在之地的宏伟壮观,双阙(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门楼)敞开,苍壁(青色的石壁)高耸,万座山峦汇聚于绀宫(深紫色的宫殿),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空灵的氛围,体现了佛教圣地的神圣与宁静。

最后,“松林想见当时盛,拥翠惊涛势浩如”两句,通过想象昔日松林的繁茂与翠绿,以及如同惊涛骇浪般浩瀚的气势,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积淀,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尔烈

王尔烈
朝代:清   字:君武   号:瑶峰   籍贯: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兰家乡风水沟村)   生辰:1727-1801

别名仲方。祖籍河南,清乾隆、。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猜你喜欢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

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

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

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0)

林处士水亭

城外逋翁宅,开亭野水寒。

冷光浮荇叶,静影浸鱼竿。

吠犬时迎客,饥禽忽上阑。

疏篱僧舍近,嘉树鹤庭宽。

拂砌烟丝袅,侵窗笋戟攒。

小桥横落日,幽径转层峦。

好景吟何极,清欢尽亦难。

怜君留我意,重叠取琴弹。

(0)

妙智寺·其二

排危步步上天梯,乔木苍苍拂紫霓。

向日莫催琪树老,清宵应见玉绳低。

云蒸巨壑金虬蛰,月落高岩翠羽栖。

况复仙翁丹井在,碧霄歧路不须迷。

(0)

探梅不遇登祈雨峰

人生何处不从容,旋向僧家借短筇。

那为孤芳穷僻远,要留脚力上高峰。

(0)

牡丹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共黄。

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0)

延寿寺

一溪寒玉佩环声,两径徘徊管送迎。

寺学鹫峰侵汉起,山如龙尾撇波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