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廊桐树绿阴阴,檐佩风来奏玉琴。
但有疏帘知独立,更无尘事恼閒心。
雪霜鬓畔谁能免,城府胸中枉自深。
二六时辰真快乐,坐禅才罢即行吟。
曲廊桐树绿阴阴,檐佩风来奏玉琴。
但有疏帘知独立,更无尘事恼閒心。
雪霜鬓畔谁能免,城府胸中枉自深。
二六时辰真快乐,坐禅才罢即行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古寺中的生活情景。开篇“曲廊桐树绿阴阴,檐佩风来奏玉琴”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曲廊下成荫的桐树与轻拂过屋檐的风声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但有疏帘知独立,更无尘事恼閒心”表明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心灵已与世俗隔绝,独自一人享受着简朴而纯粹的生活,没有任何世俗纷争来扰乱内心。这里,“疏帘”象征着一种选择性地隔绝外界,以保持内心的清净。
“雪霜鬓畔谁能免,城府胸中枉自深”两句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尽管无法避免时间带来的沧桑变迁,但诗人的内心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种坚持如同城府一般深不可测。
最后,“二六时辰真快乐,坐禅才罢即行吟”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午夜(二更)还是清晨(六时),诗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在修禅之后,他立刻开始吟咏,这种行为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衡的隐者形象。诗中的意境宁静,语言简洁,充分体现了宋代词人擅长以简约之语抒发深远情怀的特点。
六月狮林,谁描出、一天秋景。
频携手、篁阴小院,松林幽径。
几杵疏钟惊客梦,半龛佛火传心影。
却吴棉、御后尚无温,阑干冷。长霄里,雨初静。
空阶外,风凄紧。听更阑无寐,寒添双鬓。
醉折花枝聊赌酒,闲吟秀句还分韵。
喜连朝、屐齿入山深,探奇胜。
桃花扇,何由见,才子佳人缘一线。
欢时喜共桃花宴,合时笑对桃花面。
悲时红迸桃花溅,离时香醉桃花片。
桃花阅尽国兴亡,抵死花心终不变。
江山破碎不如花,依旧桃花堪作传。
请君莫作寻常看,一字一血肝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