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赠中都李司马》
《答赠中都李司马》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古风

南国有佳士,翩翩鸿鹄姿。

独宿慕俦侣,高举淩天涯。

万里云海心,寄托良可知。

我居罗浮下,息驾怀希夷。

匣剑久不鸣,木石性所怡。

清江枉兰桨,叩我岩下扉。

我去采灵药,还当与君期。

毫素见幽襟,一字堪一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国佳士的高洁情操和超凡脱俗的生活追求。诗中的“南国有佳士,翩翩鸿鹄姿”开篇即以鸿鹄比喻这位佳士的高远志向和不凡风度。接着,“独宿慕俦侣,高举淩天涯”表达了他虽独自一人,却对同伴的渴望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万里云海心,寄托良可知”进一步展现了佳士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如同无垠的云海,寄托着他的理想与追求。而“我居罗浮下,息驾怀希夷”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在罗浮山下,远离尘嚣,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匣剑久不鸣,木石性所怡”通过剑与木石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依旧不变。“清江枉兰桨,叩我岩下扉”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清江之上,兰桨轻轻划过,诗人仿佛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我去采灵药,还当与君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将去寻找灵药,象征着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重逢之约。“毫素见幽襟,一字堪一思”则点明了文字的力量,每一字都蕴含着深远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佳士形象的塑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友情与知己的珍视。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陈氏馆书怀

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

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

旧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

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

君门献璞人,则足终何为。

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

薄才弃时用,窜迹宜东菑。

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

(0)

清平乐.昔高槎轩作水龙吟词咏红竹子诵而喜之欲拟作一词未有以起其意者适余友志昂奉常以松雪翁钩勒竹卷求题故为作此词

佳人空谷。陨落猗猗菉。泪尽粉乾销腻玉。

翠袖仅馀边幅。吴兴公子清狂。临池不学钟王。

垩帚扫成飞帛,雕锼金薤琳琅。

(0)

客有谈及家林者偶成

八月秋高露气凉,悲时感物倍思乡。

白头倦值文渊阁,清梦频归学士庄。

椰壳脂凝将减水,榔胎子出正分房。

尚方珍馔经尝遍,却忆家林野味长。

(0)

春日田园杂兴·其三

二顷湖田五亩园,百年世业遗儿孙。

风和莺语笙簧巧,雨过蛙声鼓吹喧。

木屐穿花沾露湿,桔槔?水带泥浑。

老妻报到茅柴熟,相约邻翁醉竹根。

(0)

和李子搆都门春日韵·其一

碧桃花底共鸣珂,云淡风柔气候和。

辇路雨馀生嫩草,官河冰泮动微波。

近天楼阁逢春早,向日园林得暖多。

我有新词三百阕,兴来呼酒对君歌。

(0)

挽张处士

少微星殒海天秋,漠漠悲风起暮愁。

郡乘定书耆旧传,仙游真访羽人丘。

云中鹤去茶烟歇,架上书成竹汗收。

盛德不随身共化,百年有子绍箕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